當前,各地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都取得了一些經驗,也逐步走向了正軌,但相對于農村、機關、國企等傳統領域黨組織而言,受企業效益、認識程度、生產管理、用工制度等影響,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仍是基層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要切實解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矛盾與問題,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要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助推非公黨建追趕超越。
一、鞏固完善,預警防癱,在擴大覆蓋上追趕超越。以條件成熟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為點,加大單獨組建黨組織力度;以行業協會、各級商會為線,建立行業性黨組織;以園區,社區為面,建立區域性黨組織,繼續鞏固擴大“兩個覆蓋”。逐個摸清情況,及時剔除“空殼”企業和社會組織,更新完善基礎臺賬,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黨員隊伍相對穩定,加大黨員發展力度,防止黨組織“邊建邊散”。
二、抓點帶面,整體提升,在提質增效上追趕超越。以“評星晉級、爭創雙強”為載體,開展規范提升活動,按照“一點一特色,一業一品牌”的思路,開展以大代小、以強帶弱、以老帶新等幫扶活動,精心培樹先進典型,對申報的條件成熟的非公企業黨組織,著重進行策劃、包裝,以點帶面,全面提升黨建規范化水平,促使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三、深化拓展,創新實踐,在打造品牌上追趕超越。持續深化一些主題活動的創建工作,在“有形覆蓋”逐步擴大的基礎上,向“有效覆蓋”發展。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著力破解新難題,推出一批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打造符合實際的黨建工作品牌。
四、雙向助推,增強服務,在促進雙贏上追趕超越。探索“黨建+”工作機制,找準黨建工作與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發展的結合點與切入點,通過開展一系列載體活動,激勵黨組織履職盡責創先進,黨員立足崗位爭優秀,引導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圍繞中心,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使黨建工作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強大生產力。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