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花園村”變成美麗新農村
商南縣花園村駐村“四支隊伍”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海云 韓仁水
商洛市商南縣青山鎮花園村,17個村民小組706戶、2039人,雖坐擁青山綠水,卻因資源稟賦少、人居分散閉塞、產業立地條件差而深陷貧困。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駐村“四支隊伍”正帶領鄉親們為建設“花園新村”而戰,努力讓貧窮落后的花園村變成像花園一樣美麗的新農村。
六大產業帶動群眾脫貧
花園村在商南縣青山鎮貧困程度最深,地域面積、貧困戶數均占全鎮的三分之一,按期解決全村176戶貧困戶562人的脫貧問題是難啃的“骨頭”。去年以來,長安大學、縣公路段、供銷聯社和鎮政府充實干部力量與村“兩委會”組成了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工作隊在抓脫貧工作中,堅持把產業扶貧放在第一位,針對該村人均“一畝地十畝山”的村情實際,采取“六大帶動”措施,長短結合興產業、依山傍水促增收。先后引進旭初、豐源等龍頭企業,以經營權流轉、土地入股等形式,在該村川道地區建基地,發展油用牡丹、茶葉、水雜果、大棚菜,發展香菇、中藥材、中華蜂,通過神州實業贈股、產業幫扶專項資金配股形式,扶持無勞力貧困戶……目前全村有68戶按期實現了脫貧目標。
訂單采購產品不愁銷路
為了切實解決山區群眾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包扶工作隊通過積極協調,重點發展“校園訂單、企業訂單、電商訂單”三大訂單農業,為該村農產品找到了合適的銷路。包扶單位長安大學率先在商南縣開啟了“消費式扶貧”新模式,以定向招標、定點采購方式,去年10月委托商山農業公司定向采購了青山鎮的香菇、蜂蜜、雜糧等120萬元農特產品。今年5月份商南在西安舉辦的農特產品展銷會上,青山鎮恒誠食用菌合作社又拿到了長安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各200萬元校園訂單。
商南縣供銷聯社與南京溧水簽訂了農產互展互銷協議,溧水供銷企業無想田園公司把花園村作為農特產品采購重點村,定向采購該村蜂蜜、雜糧、香菇、干果,預計7月份溧水區門店開業后,年采購量可望達到百萬元以上。縣供銷聯社借助眾品驛站電商平臺、供銷e家網絡平臺,先后與全村35戶貧困戶簽訂了香菇收購協議,以每斤高于市場1元價格收購香菇8噸,以每斤高于市價10元價格收購蜂蜜500多斤。
今年6月份,長安大學校長赴該村為援建的“花園e家”揭牌、村民文化廣場奠基,并決定學校定期在這里開展“電商助力山貨出山進城”專題培訓,教鄉親們“拿著手機賣山貨”。
旅游配套建設“花園新村”
隨著商鄖路升級改造通車、丹江蓮花臺電站蓄水發電、文碧峰霸王寨景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推進,為該村實施鄉村旅游帶來了難得機遇。長安大學發揮自身優勢,組織規劃小組圍繞“發展旅游產業·建設花園新村”這一主題定位,為花園村的產業發展進行了布局。圍繞實施旅游扶貧,打造鄉村游線路、庫區游配套、旅游“后備箱建設”“三大工程”,幫助該村策劃了霸王寨修復、農旅休閑觀光、森林和水上人家培育、旅游產品開發、人文素材整理等十多個旅游配套項目。
包扶單位縣公路段和供銷聯社通過積極爭取,實施了環境整治示范村創建項目,同時自籌20多萬元資金,免費投入工程機械,集中開展了“兩房”推進工程、基礎設施改善工程、人居環境美化工程、鄉風文明培育工程、文旅配套項目謀劃工程。通過“五大工程”的實施,完成移民搬遷73戶,危房改造43戶,4個組修通了10公里水泥路,13個組內道路硬化率達到80﹪以上,電話電視入戶率達到95﹪以上;山水林田路堤同步治理工作穩步推進,村莊、庭院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也在深入開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目前,花園村正在四支隊伍的帶領下,努力甩掉貧窮落后的帽子,凝心聚力建設一個名副其實的“花園村”。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