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方顆粒,保持了中醫辨證施治、隨癥加減的特色,具有干凈衛生、即沖即服,質量穩定、可控,便于運輸、貯存、攜帶等優點。而且生產過程易于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更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實際,也更容易國際化推廣使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兩年多還未見正式出臺,但浙江、江西、黑龍江、河南、安徽、廣東、湖北等7個省份積極行動,相繼開展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加上國家批準試點的6家企業,現已有34家藥品生產企業獲得中藥配方顆粒試點資格。天津、廣東、廣西、甘肅等多省已經發布中藥配方顆粒地方標準。
為加快我省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建議:
一、開展小范圍試點。陜西具有很好的資源優勢,中藥資源種類與蘊藏量居全國前列,蘊藏4700余種生物資源,藥用植物達2399種,其中重點品種283種,有蘊藏量中藥材78種,多種中藥材產量居國內前列。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400萬畝,其中規范化種植面積達60多萬畝以上。
陜西是醫藥大省,醫藥產業鼎盛時期生產總量也曾位于全國前十,近幾年有所萎縮,但目前仍有符合中藥配方顆粒生產技術的企業超過50家。
目前在陜西大多數三甲中醫院配方顆粒都在應用,而且部分二甲醫院也開始使用,醫療機構對配方顆粒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二、帶動規范化種植。應把陜南建設成中國西部“藥谷”或“養生谷”,將會帶動當地藥材規范化種植、產地初加工以及旅游發展,在保證青山綠水的基礎上,壯大區域經濟實力,實現脫貧致富、經濟振興、富民強省。
三、提升藥企競爭力。2015年中藥配方顆粒市場整體規模已突破82億元,到2016年年銷量已經突破100億元,而且每年均以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2018年市場上配方顆粒容量將達到150億元,成為醫藥行業中最具活力的細分行業之一。陜西作為醫藥大省,已經錯失了國家試點的機會,希望能抓住第二次機遇,大膽開拓,快速發展中藥配方顆粒產業,迅速占領市場,提升陜西藥企競爭力。
四、出臺扶持政策。迄今陜西沒有一家企業生產過中藥配方顆粒,缺乏經驗,普遍存在研發能力差的現狀,省政府應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對中藥配方顆粒的研發生產給予政策支持。
五、加強過程監管。政府相關部門要嚴格審批,從中藥材種植開始,多部門聯合監管。只有保證原料的質量以及炮制和生產工藝規范,實現全過程的追溯,才能確保中藥配方顆粒的質量和療效。
(省政協委員、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院長劉海靜)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