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寶勤
端午假期將至。節日期間,我省如何進一步整治規范旅游市場?如何確保演出舉辦單位、票務經營單位誠信有序,從而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5月30日,省委宣傳部與省委文明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省營業性演出市場虛假宣傳及炒票問題專項治理、“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治理工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嚴厲打擊“不合理低價游”
記者:我省是如何通過綜合執法、專項治理,嚴厲打擊“不合理低價游”,保護旅游者合法權益的?
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宗教事務局、省文物局等部門進行常態化執法監管,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省文化和旅游廳通過2016年市場秩序整頓、秋冬會戰,2017年的春季行動、暑期整頓,2018年的利劍行動、“黑導游”專項整治等市場整治行動,依法從速查處了西安蘭山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陜西攜程百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陜西盛世國際旅行社、陜西海和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西安華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陜西中超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西安曲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陜西中國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違法違規企業,強化了信用約束和跨部門聯合監管,加大了對影響全省旅游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企業的懲戒力度,提高了違法違規成本,使我省“不合理低價游”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環境得到優化。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廳將搭建起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監管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黑名單+備忘錄”的信用監管機制,并細化聯合懲戒的相應流程,形成一系列懲戒案例,讓更多市場主體及有關人員了解到被納入聯合懲戒的嚴重后果,推動形成企業誠信經營,消費者安全放心消費的良好環境。
設置公開售票最低數遏制“黃牛”
記者: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不得低于總票數的70%的理由是什么?
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在演出市場監管過程中,設置公開銷售營業性演出門票最低數量,是為了遏制個別演出商通過非正規渠道將演出票打包給“黃牛”。之所以設置為70%,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完全尊重行業協會、演出公司、票務公司的意見。二是部分門票按慣例需要贈送給贊助商等單位。營業性演出必須首要保障廣大消費者合法利益,基于以上原則,我們認為70%這個比例相對合理。
“五舉措”規范旅游市場秩序
記者:省文化和旅游廳近期有沒有什么具體的行動來保證旅游市場秩序的規范有序?
省文化和旅游廳:為確保端午假期旅游市場平穩有序,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我省旅游市場秩序,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重點對景區及周邊環境旅游秩序進行執法檢查,重點對安全措施、流量控制機制和應急預案是否到位進行督導檢查;二是要求各地以交通樞紐、游客集散地、旅游住宿設施、娛樂設施、旅游餐飲場所、大型游樂設施和節日人流集中場所為重點組織檢查,督導相關責任單位切實消除各類隱患和不安全因素;三是依法嚴厲查處旅行社及其分支機構在經營中存在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重點檢查“不合理低價團”、無出境游經營許可證非法委托代理出境游、虛假廣告、導游人員不誠信經營服務強迫購物等違法行為。四是重點檢查規范宗教旅游場所燃香活動,杜絕節日期間景區等場所以“燒高香”、“祈福生子”、借相面算卦等手段欺騙誘導、敲詐游客錢財的現象。五是加強對文明旅游宣傳貫徹工作檢查。
多部門聯手控制捂票囤票炒票
記者:省文化和旅游廳對控制捂票囤票炒票等違規不良行為有哪些具體措施?
省文化和旅游廳:一是加強對互聯網平臺銷售門票的監管,落實線上平臺誠信經營主體責任,杜絕網上“黃牛票”。二是要求演出主辦單位、票務經營單位明碼標價并進行公示,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三是對重點演出實施特別監管,實現對演出活動的零投訴。四是加強對票務銷售系統監管,確保70%的門票面向公眾銷售。五是及時受理投訴和檢查發現的虛假宣傳、炒票行為,對這些單位及時約談,視情將演出舉辦單位或演出票務經營單位列入文化市場警示名單或者黑名單予以信用警示或懲戒等。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