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軍禮 實習記者 葉睿
2019年高考成績及錄取分數線近日已公布,一大批高考生即將迎來全新的大學生活,他們中包括不少的藝術類考生。但藝術類大學生就業正面臨瓶頸。如何給“紅牌”專業開辟“綠色”就業通道?今年省政協委員樊藝鳳提案關注這一問題。
樊藝鳳說,藝術類大學生的培養,具有培養周期長、耗費資源多等特征,就業范圍窄、就業指導不足等制約了藝術類大學生就業。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當年本科就業的“紅牌”專業包括繪畫、音樂表演等。為此,樊藝鳳提出了落實藝術類專業校內就業指導、提供更多切實為人民服務的藝術類崗位等建議。
省教育廳在提案回復函中指出,因為專業選擇存在盲目性、擴招趨勢下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市場需求飽和、教育體制和培養機制與人才需求脫軌、市場對藝術類人才需求量縮小等原因,增加了藝術類學生就業困難。陜西每年藝術類高校畢業生約為2.3萬人。2018年,全省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占0.79%,藝術類畢業生則達7%左右。西安音樂學院2018屆畢業生選擇以靈活就業方式就業的占比為78%,表明就業穩定性較低。
省教育廳表示,將健全藝術類學科專業預警反饋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文化發展有效對接。同時實施就業精準幫扶,通過把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搭建校內外信息對接平臺、建立精準推送就業服務等方式,提升人崗匹配效率。此外,省教育廳還將引導強化校企校地校政合作,以訂單、定向培養等方式促進藝術類畢業生就業。
針對提案回復,樊藝鳳希望在小學內開設藝術班,來“消化”一部分畢業生。她認為,小學生下午三點半放學,家長要六點左右下班,在這段時間開設校內藝術班,既能為藝術類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又能解除家長接送孩子不便的困惑,同時還能切實提升素質教育發展內涵。
“現在高新國際小學在這方面已經給出了成功范例,其他學校因為經費等問題可能存在操作困難,但通過促進藝術類大學生就業,把小學生素質教育解決在校內,這是我的一個理想。”樊藝鳳認為,這樣還能減輕小學生周末、假期參加校外藝術類培訓班的負擔。
此前樊藝鳳調研發現,不少社區老年人娛樂活動多集中在打麻將上。如果在社區內開展合唱、舞蹈等文娛活動,在豐富社區文化形式的同時,還能促進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如果把全省的社區調動起來,這將是一塊很大的就業版圖。”她說。
樊藝鳳表示,今后將繼續提這方面的提案,讓所提措施更有實際操作性,輔助教育部門切實促進藝術類大學生就業。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