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文輝
人物小傳
李元彬,無黨派人士,任新山海源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咸新區時代技能培訓學校董事長,矩時代科技集團董事長,西安人事科學研究院董事長,西安時代醫藥科學研究院董事長,西安絲路人才博物院董事長,西安絲路中醫藥博物院董事長。
現任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副會長,陜西省工商聯(總商會)常委,西安市工商聯(總商會)常委,政協西安市碑林區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委,西安市碑林區工商聯副主席,西商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個人先后榮獲2016年度西安人力資源行業領軍人物,2017年陜西省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人才,2018年西安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人物,西安市“十佳未來之星企業家”,2018年碑林區優秀企業家,陜西省政協2018年度“兩聯一包”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001年,新山海源集團與中國知名企業海爾集團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成為海爾集團人力資源業務外包服務商中的一員。而這一年,新山海源集團才剛剛成立不久,創始人李元彬也不過24歲。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李元彬憑借著優秀的專業知識和極具前瞻性的眼光,敏銳地察覺到人力資源服務業將會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毅然創立了新山海源集團。基于人力資源價值增值思維的獨特發展模式,新山海源集團已發展為中國最具活力與創新的人力資源企業之一。
毅然揮師西進勇立行業前端
2001年,24歲的李元彬在山東創立了新山海源集團。山東作為我國經濟較為發達和文化較為開放的省份,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較早,人力資源專業服務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僅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我國在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發展并不算成熟,市場規模也相對較小,基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新山海源集團一度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因此,是繼續在山東本土發展還是另辟蹊徑成了擺在李元彬面前的一個重要選擇。
“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首先成為區域的明星,以贏取市場認知度。”經過認真權衡和深思熟慮,李元彬決定將新山海源集團總部移師西安,用戰略布局來謀取企業的新突破。事實證明,李元彬“揮師西進”的決策是正確的。新山海源集團依靠較為先進的理念和豐富的經驗積累,迅速在西安站穩了腳跟,并奠定了行業領先的地位,成為陜西地區最具活力與創新的人力資源企業。
李元彬認為,單純的商業模式創新已經不足以支撐企業長期的發展,新山海源集團要想站在行業的最前端、最高端,就要從國家利益和社會價值的高度和角度出發,來延伸企業服務。李元彬決定主動與政府部門聯系,希望雙方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就我國公共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難點問題聯合進行研究,探尋解決思路和方案,共同推動社會進步。2016年,李元彬擔任項目負責人,帶領新山海源集團承擔并高質量完成了西安市科協決策咨詢課題《基于眾包模式下的西安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創業資源整合研究》。該項目由新山海源集團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研究成果轉化為“西安市企業富余人員分流安置智能對接服務平臺”,品牌定位為“公益人社”,同時也是唯一有民營企業參與的、企業與政府部門聯合研究的項目。目前已完成一期開發并上線,成功開啟了民營企業、政府在人才領域合作的新模式。既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實現了企業的社會價值,又很好地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聚焦行業發展打造黨建先鋒
在企業取得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李元彬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放眼整個人力資源行業,創造性地提出了“產、學、研+平臺”的戰略布局。“企業經營其實就是兩個字:道和術。道是理論,術是方法。”李元彬說。在其旗下的兩個集團公司,多家全資子公司,涉及11個業務板塊,2個研究院,4個行業協會,都采取了“產、學、研+平臺”的模式,新山海源集團已形成了以人力資源板塊為基礎和中心,對外勞務、技能教育等十一大產業板塊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并成為中國人力資源行業唯一的“企業+協會”高度協同、伴生發展商業模式的企業。
“產”——十一大板塊高度協同構建優質產業戰略;“學”——創新型技能培訓學校托底人才儲備戰略;“研”——兩大研究院為主體推進產業再升級戰略;“平臺”——四大協會齊發力實現資源整合型戰略。如今,“產、學、研+平臺”戰略布局蔚然成型,順利完成了從人力資源服務商到“企業綜合服務供應商”的轉型升級。
“沒有文化的企業只能算作是賺錢機器,不能稱之為企業;不講文化的企業家充其量就是個暴發戶,不能稱之為企業家。”這是李元彬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正是因為如此,學校工作出身的李元彬在布局集團發展規劃的同時,也在用文化建設為企業的未來布局。在不斷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李元彬認識到,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只有黨建才能作為百年企業的立足之“根”,發展之“魂”,只有將企業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有效融合、有機融合,才能真正筑建起支撐企業發展的鋼鐵堡壘。2016年,新山海源集團獲批成立黨支部,成為陜西省最早開展非公企業黨建的人力資源企業;2017年,集團公司黨支部被確立為西安市碑林區國稅局“納稅人黨校”駐地;2018年,集團公司黨支部獲評“三星級黨支部”,同年9月,集團“西安矩時代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黨支部”與“西安市人力資源行業協會黨支部”獲批成立,由此確立了“基礎建設步調一致,工作內容各有側重,點面結合深化創新,互動聯動共謀提升”的三支部黨建原則,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和文化建設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
追求社會價值弘揚公益文化
在李元彬心中,對新山海源集團的定位是“做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企業,在社會公益方面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帶領全員積極踐行個人和企業的社會價值,培育濃厚的企業公益文化。
新山海源集團以光彩事業為載體,務實推進企業“人力資源特色精準扶貧”戰略。多年來累計捐款捐物近千萬元。2018年,作為發起企業之一,參與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的組建,并首批捐款50萬元;受陜西省政協委托,牽頭開展“陜西省中草藥種植精準扶貧試點項目”可行性調研;聯合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西安市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人社局等部門,舉辦多場精準扶貧專場招聘會,有效解決了數百名貧困人員的就業問題;企業近年來開展就業困難群體公益培訓1000余場次,累計安排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2萬余人;企業榮獲“扶貧幫困先進單位”稱號。
同時聚焦失業人員服務開展專項理論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落地應用。新山海源集團創造性提出“政府+行業平臺+行業優秀企業”的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模型,參與政府中核集團藍天鈾業僵尸企業改制員工分流安置服務,為260余名待分流員工提供精準就業。新山海源集團承擔并高質量完成了西安市科協決策咨詢課題《基于眾包模式下的西安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創業資源整合研究》(課題編號201601),成為西安市首例非公企業承擔政府決策項目,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入選由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主編的人力資源行業權威藍皮書《中國人力資源市場分析報告(2018)》,部分研究成果已落地實施。
多年來,新山海源集團公益性捐助累計近千萬元。在李元彬的影響下,廣大員工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社會公益,目前公司員工已全員注冊志愿者。大愛文化賦予了企業高度的文化活力,助力企業闊步邁向更好的未來。
在李元彬看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不僅僅是讓社會看到,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感受到。在企業內部,李元彬設立了“困難員工子女助學基金”,個人每年出資10萬元,對企業的困難員工,特別是在企業從業多年的家庭困難勞務派遣工子女提供助學資助,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高考中榜者每人一次性資助2000元,大學本科期間每學年資助1000元,已累計發放困難補助超過50萬元;在集團工會設立“員工關愛幫扶基金”,首次投入50萬元,用于員工直系親屬大病救助及員工子女教育資助;公司還成立婦女委員會,多次舉辦“關愛女職工”活動,切實幫助女職工解決工作、生活困難。“做企業、做企業家不能只賺錢,要做‘有責任,有擔當’的良心企業,在實現企業經濟價值的同時,最大限度實現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價值。”李元彬這樣說道。
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李元彬依然在帶領著新山海源集團奮勇向前。對于未來,李元彬自然不會沒有自己的規劃與布局,但當問及未來新山海源集團將走向何方,李元彬說:“先把手頭該做的事做好,既要腳踏實地,還要仰望天空。”也許這才是一個企業家對于未來最好的規劃。
《各界導報》2019年07月03日 第4366期 第4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