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曹華璞 趙婧
“與去年相比,我省民營企業的投資增速有所下滑,回落較大,我分析主要是市場整體在融股線以下,需求在萎縮。同時,政府的的服務質量跟不上去,政府的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有些政府的產業基金沒有發揮作用。”9月26日,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分組討論會上,圍繞“加快市場化改革,不斷釋放發展活力”議題,省政協常委、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迎軍首先發言。
劉迎軍說,全省107個縣,大部分沒有融資擔保體系,導致民間資本無法發揮作用,而政府基金有些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他建議政府應對發展好的民營企業從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帶動當地就業和稅收。
“優惠政策確實落地不夠,建議政府下一步狠抓落實。”省政協常委、西安建苑建筑飾業工程有限公司總裁劉勇說,目前我省民營企業已經成為70%稅收來源的重要經濟支柱,在項目招投標中,和國企相比仍被區別對待,“國企、民企之間要加強融合發展”。
劉勇認為,要多鼓勵國企和民企合作,尤其是在投入大、回報慢的文化旅游行業,鼓勵有條件的國企控股民企,打造多樣性的全域旅游聯動發展模式,讓我省由旅游資源大省變為強省。
省政協常委、省民進專職副主委閔生華說,在國企與民企融合發展中,政府要注意到合作中民企是否缺少決策權的問題,要建立起機制固定利益平衡點。
“不光要融合,還應該鼓勵省內企業之間進行協作配套,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對訂購和使用首臺(套)國產重大技術裝備的相關企業,應提供相關優惠政策,助力省內企業升級發展。”省政協委員、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安表示。
委員們表示,應通過綜合施策、明確責任、夯實責任、抓住重點,促進國企、民企更好融合發展。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