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今年是甘泉脫貧攻堅抓整改、防返貧、固成果任務最重的一年,面對延安市宣布實現區域性整體脫貧的形勢和一批新任第一書記到位不久,針對一些第一書記工作茫然、無從下手的實際,甘泉從有效解決第一書記脫貧攻堅中能力不足、作風不實、合力不強問題入手,創新第一書記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自主管理、精準服務模式,成立了甘泉縣第一書記聯盟,注重嚴管厚愛,切實夯實責任,把第一書記作用嵌入產業鏈上、群眾需求中,打通駐村幫扶“最后一米”,確保脫貧攻堅“村村過硬、戶戶過硬”和駐村幫扶力量能力素質作風“人人過硬”。
為提高第一書記工作能力,“聯盟”圍繞“人人過硬”目標,堅持“學、講、考、做”相結合,采取“集中培訓+經驗交流+現場觀摩+考試檢視+成果展示”五位一體的模式,練好內功、實戰鍛煉,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培訓提能,圍繞“幫扶誰、幫什么、怎么幫”的問題,多方式“育”,全面熟悉農村工作,8月14日至15日舉辦第一書記實訓班,采取現場觀摩的方式實地觀摩5名第一書記所在村的幫扶工作點;采取現身說法的方式,安排2名第一書記進行了交流發言,互學互促。交流拓路,安排第一書記聯盟部分成員代表參加全縣加快農產品后整理暨推廣“原味甘泉”公用品牌座談會,組織全縣第一書記赴武功縣參觀學習農村電商,拓寬消費扶貧思路。考試落責,專門編印了《扶貧政策一口清》《甘泉縣干部幫扶工作指南》、印發考試試卷,把《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村戶扶貧底數、扶貧政策、縣上產業扶持辦法、扶貧措施要求納入試題,聯盟群里公布試卷,及時讓駐村工作隊所有成員學習熟悉,實行分級考試檢視學習成效,鄉鎮負責對駐村干部、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進行集中考試,縣上集中對駐村工作隊隊員和鄉鎮扶貧社主任進行閉卷考試,對缺考和不及格的,嚴格實行補考。9月17日上午,在開展“3+N”問題整改流程方法培訓之后,緊接著對全縣182名駐村工作隊員進行了集中閉卷測試,以考促學、以考促干,倒逼扶貧干部真學實干。今年以來,先后組織集中培訓測試2次、觀摩學習2次。
按照“村村過硬、戶戶過硬”要求,第一書記將要求提在前,把責任扛在肩,解決作風不實的問題。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建立日常考勤、常態化督查、動態調整、綜合研判機制,綜合運用電話抽查和每月定期全覆蓋實地督查,有效增強第一書記責任意識;建立新任第一書記崗前培訓制度,對新任第一書記采取“壓茬交接、結對幫帶”等方式,傳經驗、教方法,以老帶新促精準;推行“政策清單、獲得清單”模式,讓干部“記賬”、貧困戶“認賬”,配套實施“三個一”即“一本《脫貧要點一口清》、一套抓黨建促脫貧測試題、一本《幫扶工作指南》”,讓第一書記心中有目標、有標尺;落實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經費,待遇補助,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切實解決第一書記后顧之憂;堅持把第一書記工作成效與“三項機制”掛鉤,樹立一線實干“風向標”,確保第一書記安心在村、全心在民。截止目前,全縣調整第一書記9批次158人,提拔使用23名,表彰獎勵17名。
今年,甘泉縣委組織部牽頭抓總,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全縣設立1個總聯盟機構,分設6個分聯盟,將全縣63名第一書記納入縣鄉兩級管理網絡,解決工作合力不強的問題。健全聯盟議事運作機構,推選聯盟盟主和成員,確定盟規盟旗,建立聯盟群,形成第一書記聯動、例會、培訓等機制,聯盟定期召開會議,分享交流工作經驗,集中解決問題困難,形成“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的工作格局。同時,第一書記聯盟圍繞消費扶貧,緊扣產業發展,整合資源稟賦,積極協調企業與農戶、合作社對接,建立“聯盟+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拓寬銷售渠道,線上線下聯動,變產品為商品。通過第一書記為本村農特產品代言,將全縣各村貧困戶出產的蔬菜、時令水果、雜糧、菌類、蜂蜜、奶品等農特產品推介出來、集中銷售,助力群眾鞏固脫貧、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第一書記聯盟舉辦消費扶貧及農產品推介活動2場次,在各類社交平臺播放銷售信息22次,對接明德學院、移動公司等幫扶校企,消費農產品13.5噸,價值28.6萬元。(通訊員 王濤)
編輯: 何欣潤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