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第二批主題教育在群眾“家門口”開展,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注重開門抓教育,把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指向統一到抓落實中,深入基層查擺問題,著力解決好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切實讓黨中央關于主題教育的各項要求在榆陽大地落地生根。
主動作為保障群眾權益
榆陽區堅持做實功、重實效,在群眾的“呼聲”中找問題,從群眾的“笑聲”中看成效,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青山路街道建安路社區外貿小區水損過大,居民額外承擔費用較高,街道辦與自來水公司多次協調,安裝更精密的總水表,降低商業用水比例,居民水費從5.5元/噸降至4.5元/噸。區稅務局在推進減稅降費過程中找差距、抓落實,聚集減稅重點,針對不同類型的納稅人,制定“減稅降費輔導方案”。對納稅人多繳稅費問題,動員全局上下加班加點完成了5.3萬多條疑點數據核實,辦理完成退稅數據2.68萬條,力求將減稅降費政策真正落到實處,真正把改革的紅利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區應急管理局緊盯隱患抓治理,堅決清理損害群眾利益行為,聘請省市級專家10名,對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工礦商貿和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進行集中“會診”,查處一般安全隱患132條;查處非法經營、儲存成品油窩點3處,取締清理非法儲存危化品窩點2處,清理危化品約180噸;督辦應急管理部和省市區掛牌隱患6處,督查整頓危運停車場53個,約談企業7家,查封企業5家。區醫保局組織下屬單位精干力量,抽調醫療機構10余名慢性病鑒定專家分3組對全區貧困人口門診特殊慢性病開展情況細致摸排,對于癱瘓、殘疾、高齡老人等行動不便的貧困人口,走村入戶,上門服務,逐一核實辦理。實現醫療資源“窗口前移,力量下沉”,推動門診特殊慢性病辦理實現“全覆蓋、無盲區、零死角”,全面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受益水平。
優化服務 改善群眾生活
榆陽區把服務群眾作為主題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瞄準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需求,創新服務模式,推出一批接地氣、冒熱氣、有生氣的惠民服務項目,真正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駝峰路街道“紅袖章”志愿巡邏隊每天堅持義務巡邏,遇到問題詳細記錄,及時提醒排除隱患,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通過成立“院落辦公室”“梔子家園”“半邊天港灣”等實施“微治理”將轄區居民痛點堵點問題逐步解決到位。小壕兔鄉成立掌高兔村垃圾清理工作組,通過與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圖克鎮各級政府多次協商,全面啟動陜蒙界垃圾清理工作,有效改善了邊界人居環境。金沙路街道成立“老張”人民調解室、保寧路街道成立“彩玲”調解工作室,積極探索矛盾糾紛解決新路徑,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明珠路街道成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實現群眾和專業人員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區婦聯會同區委政法委、區法院、公安榆陽分局、區司法局、區民政局成立榆陽區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協調處理疑難婚姻家庭糾紛。沙河路街道在曼哈頓小區建立“愛心書屋”供居民免費閱讀,定期舉辦各種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魚河峁鎮注重發揮“四支隊伍”和幫扶責任人作用,通過線上線下兩大平臺銷售貧困戶自產小米,拓寬了銷售途徑,提升了貧困戶收益,僅10月份為柏蓋梁村出售小米3600多斤。
動真碰硬 解決群眾難題
榆陽區對所有長期積累的難纏復雜遺留問題全部制定解決措施,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釘釘子精神抓整改,對所有“疑難雜癥”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用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期盼。長城路街道、區信訪局、區住建局等部門,多次召開會議與金茗苑小區業主代表協商座談,解決開發商資金鏈斷裂、樓盤爛尾6年不能按期交房的問題。通過 “降低合作比例”的辦法,快速實現二次招商、二次注資、二次復工,6年爛尾樓重新復活,229戶業主心頭事得到解決。長城路街道還通過抓“產權改革”、“折股量化”的方式,成功化解了停工8年的時代廣場爛尾問題;通過“債權債務”扁平化辦法,解決了九溪半島產權糾紛,挽回集體利益4億多元。金雞灘鎮通過鋪設污水管網、硬化204省道路肩、整治洗選煤場、規范運煤車輛等舉措,解決了10多年來204省道兩側污水及揚塵污染問題。牛家梁鎮辦起“農民夜校”,采取多種形式查擺問題,解決了邊墻村小區爛尾樓、城大圪堵杜家灣小區遲遲未竣工、常樂堡村2、3、4組多年地界糾紛、大伙場村宅基地分配不均矛盾突出等一批多年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拉近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增強了群眾對政府的感情。(郝生飛、謝寧)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