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我一定要成為一名好醫生。”這是榆林市綏德縣政協委員、同心醫院院長郭軍利在綏德衛校畢業后,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從1991年回鄉開診所到現在,郭軍利一直在踐行當初自己的從醫初心,始終把每一個病患當成自己的親人,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以“感動服務”贏得患者信賴
剛開起診所時,很多人對這個毛頭小伙并不信任,他就趕戲場和集會,主動上門服務。有一年除夕夜,春晚剛開始,棗林坪鎮后楊山村村民來找他,說有村民跌破了頭,郭軍利拿起藥箱立刻出門。后楊山村離他家有20多里,都是山路,而且沒有路燈,他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走到病人家里。“我記得當時縫了七八針,家屬硬給了50塊錢,我只拿了25塊錢。”郭軍利說,等他返回家中時,新年已到了。
1998年夏,義合鎮霍白灣村青年白喜軍在清理油罐車時,被罐內遺留的汽油燒傷,燒傷面積達80%以上。當時,家人把他送到縣城醫院治療,被告知要花費8萬多元,這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無奈,家人只好把白喜軍拉回,聽天由命,甚至連棺材和壽衣都準備好了。得知這一情況后,郭軍利主動找上門來,表示自己可以治療,希望家屬不要放棄。在征得家屬的同意后,郭軍利著手治療,打針、吃藥、排膿、貼藥,每天至少來三四次,一次兩三個小時,從不間斷。7天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轉。20天后,燒傷部位沒有感染,脫離生命危險。50天后,燒傷部位基本愈合,將白喜軍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當時花費1萬多元,他們給了一半,剩下的過了很久才給我,但對我來說,能救人一命,比什么都重要。”這位鄉村醫生比誰都更熱愛他的家鄉,也正是如此,多年過去了,當地人還對他念念不忘。
憑著熱心的服務和精湛的醫術,郭軍利在周邊鄉村漸漸有了名氣,很多人都專程找他看病。“郭大夫在義合時我們就認識了,差不多20年的朋友了,我有病經常找他看。”今年71歲的義合鎮胡家溝村村民胡世寶說。
2011年,郭軍利與人合伙成立綏德縣同心醫院。如今,郭軍利已經是綏德同心醫院的院長,但他的從醫理念始終沒變。郭軍利說:“病人是弱者,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我們醫生要把患者當朋友,努力做到一日就醫、終身為友”。
助人為樂 體現人生價值
從醫20多年來,郭軍利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醫療宗旨,贏得了患者的交口稱贊。他是一名好醫生,更是一名在名州大地上播撒愛心的使者。
2016年5月27早晨,清澗縣解家溝鎮呼家山村十幾位村民扶著5名殘疾人,從幾十公里外趕到同心醫院進行殘疾人醫學鑒定。這些殘疾人來自貧困山區,連年遭遇自然災害,經濟十分拮據,身為榆林市南六縣殘疾醫學鑒定中心主任的郭軍利承諾:“給予免費鑒定!”而且在鑒定結束后,還請殘疾人在醫院餐廳免費就餐,讓村民們格外感動。擔任殘聯鑒定中心主任以來,他經常奔波在南六縣的鑒殘路上,也經常利用鄉鎮集市和鄉村廟會開展義診活動。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他上門進行鑒定工作。在他的倡導下,同心醫院對綏德縣內200多名五保戶病人實施免費接送、免費供餐、免費洗澡,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
2017年12月28日下午5點左右,307國道綏德十合鋪隧道附近的三岔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三輪車與一輛大貨車相撞,三輪車駕駛員受傷嚴重生命垂危,情況十分危急!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郭軍利看到,他二話沒說,立即上前對傷者進行救助,并第一時間撥打了120。同時為確定傷者身份,郭軍利在傷者衣服里找出一張身份證,并在朋友圈里發了小視頻尋找家屬。隨后又給轄區派出所打電話,請求民警聯系家屬。在等待120及事故中隊的過程中,郭軍利一直守候在現場,防止二次事故發生。
一路走來,郭軍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和仁心,換來了一面面錦旗,一句句衷心贊語,一封封感謝信,這是他心中最大的欣慰,也讓他更加堅定了人生方向。郭軍利告訴記者:自己也沒什么秘訣,不過是對病患熱心、細心、耐心一些而已!(記者 許鵬)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