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斌通訊員周衍江
“陽城有個殷澤亮,棄商孝老美名揚。放棄賣肉好生意,專心伺候爹和娘。”在富水鎮的大街小巷流傳著這樣一則佳話。
提起殷澤亮,商南縣富水鎮富水街上很多人都認識。今年50歲的他靠著勤勞的雙手,養育了三個孩子并培養成才,還在富水街蓋起了小洋樓,開上了小轎車,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然而二十年前,殷澤亮的日子并沒有那么好過。父母都是農民,他自幼家庭條件艱苦。也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殷澤亮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加上他懂事有孝心,深受鄉鄰的喜愛。1990年,殷澤亮的爺爺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父母因勞累過度身體也大不如以前,全家人的日子變得更艱難了。當時殷澤亮只有20歲,自小家境困難讓他決定放棄學業?;丶液?,殷澤亮主動承擔起照料爺爺、父母的責任,白天和父母一塊下地勞動,閑暇時上山砍柴賣點錢補貼家用,承擔起養家糊口的責任。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殷澤亮尋思光靠種幾畝地養活不了全家人,必須得有新的收入門路,便從報紙上尋找致富的信息。他從小愛動腦子,接受新鮮事物快。他在商南周邊鄉鎮考察時發現,商南縣周邊賣豬肉的很少,買豬肉很困難,當地的老百姓過節和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要去很遠的地方買豬肉。
他瞅準了這個商機,在鄰居的幫助下,籌借了4000元錢在富水街辦了一個專營宰豬賣肉的門市部,起名為誠信鮮肉店。殷澤亮親自下鄉買豬選豬,晚上學宰豬技術。由于殷澤亮勤快講信用,為人厚道,很快他的鮮肉店在富水站穩了腳跟,贏得了市場,生意做得很紅火。
誰料,2016年,在殷澤亮的肉店正紅火的時候,他年近80歲的父母患上腦梗相繼住院,需要長期休養。經過一番思考,殷澤亮決定關掉肉店,專心在家照顧父母。很多人都不理解,殷澤亮說:“生意沒了,可以再做;父母沒了,可就真的沒了。”
在父母生病期間,殷澤亮和妻子賀文煥天天守候在病床前,為父母端屎端尿,毫無怨言。夫妻二人孝老敬老的舉動,讓負責治療的醫生很感動,同病室的病友也對殷澤亮夫婦贊不絕口,說現在這么孝順的年輕人很難得,這片孝心真是老兩口的福分。
在殷澤亮夫婦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漸好轉。在富水街蓋了新房后,夫妻倆又把老人接到新居里,生活上細心照料,情感上經常陪伴,老人的日子很幸福。殷澤亮的父母也很感激兒子和兒媳,逢人就夸:我們有個好兒子、好兒媳,他們的孝敬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孝順父母這樣看似很平常的舉動,殷澤亮卻能始終如一,從不言棄,用一片孝心和善良為父母點亮了一盞快樂的明燈。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