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用心制茗以“茶”會朋 探訪百年老茶號“裕興重”

2019-12-31 08:57:12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 茶,是中國最古老的飲品,也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國際貿易的商品之一,自漢代起,中國的商人們就借“絲綢之路”,讓中國茶及茶文化風靡全球,極大地繁榮了當時的經濟。而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向深入,又為這一東方“神奇樹葉”鋪就了“國際高鐵”。...

 

 

  □趙坤韓永國

  冬日,相邀兩三朋友,烹品一壺香茗,益身之余論道人生,美哉、樂哉!

  茶,是中國最古老的飲品,也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國際貿易的商品之一,自漢代起,中國的商人們就借“絲綢之路”,讓中國茶及茶文化風靡全球,極大地繁榮了當時的經濟。而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向深入,又為這一東方“神奇樹葉”鋪就了“國際高鐵”。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量為364742噸,出口金額1777.86百萬美元。自2014年以來,這兩項數據也始終呈上升趨勢。

  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省份和我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這一數據自然也離不開陜茶的一份貢獻。在眾多的陜茶中,有一支“茶”獨樹一幟,一直以來也被人稱為“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

  它就是產自涇陽縣一帶的“茯磚茶”。

  12月1日,筆者一行來到陜西省涇陽裕興重茯磚茶業有限公司,探訪茯茶百年老茶號的古往和今來。

  傳承古法制好茶鑄就匠心裕興重

  自古嶺北不產茶,唯有涇陽出磚茶!

  涇陽茯磚茶,屬六大茶類中黑茶的特色產品,是后發酵茶,也是全發酵茶。是涇陽一個獨具特色的產業,距今已600余年歷史。

  茯茶自誕生以來就備受絲路沿線群眾推崇,我國西北各少數民族地區亦流傳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說法。茯茶也被歷朝歷代作為推行茶馬互市、維系邊疆關系之“官茶”“邊銷茶”。

  史料記載,歷史上最興盛時期,涇陽縣城及周邊就有茯茶茶行86家,茶行、茶莊、作坊、茶商號等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最早的茯茶問世于北宋年間,為散茶。后來,隨著銷量不斷增加,為方便運輸,涇陽茶商改進制茶工藝,大約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制出了歷史上第一塊磚形茯茶……”談起茯茶,“裕興重”第六代傳人、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制作傳承人、裕興重茯磚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榮利如數家珍。

  一個不產茶葉的北方地區,能靠茶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形成自己的茶產業品牌。羅榮利認為除了古絲綢之路南茶北下、西進必經之路這一地理條件外,根本在于茯茶的特殊之處——“金花”。

  “‘金花’,現代生物學上定名為‘冠突散囊菌’,是黑毛茶在二次加工制作過程中生長繁殖的一種有益曲霉菌,有消食健胃、殺腥解膩、降脂減肥、降壓降糖、生津御寒等多種功效。”羅榮利介紹,茯磚茶素有“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三不制一說。自古至今,涇陽的茶商們都是將產自南方的黑毛茶販運至此,經過再次篩分、蒸茶、渥堆發酵、熬茶汁、炒茶、司稱、再蒸茶、裝模、壓制成型及晾置等一系列29道復雜的“發花”工序,最終制成成品茯茶出售。

  時至今日,雖然有更高效的制茶機等現代化工具問世,但在制茶工藝上,裕興重始終堅持古法制茶。

  羅榮利認為,將制茶的古法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是對傳統技藝的一種傳承、一種保護、一種發揚,秉持工匠精神,才能愛做茶,做出好茶。

  傳承的同時,裕興重也積極創新。通過原材料、工藝的研究改進,制出了更適合現代人口味的“紅茯”品牌,深受消費者青睞。

  擔起責任做企業不負時代傳“薪火”

  企業百年興盛,貴在薪火傳承,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理念的傳承。“裕興重”,創于明末,迄今已有三百七十余年的歷史。作為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茯磚茶品牌之一,裕興重亦不例外。

  在裕興重茯磚茶業有限公司會客室,“裕國便民亨,興隆萬年通,重義聲譽長,茶香自留名。”幾句詩格外顯眼。據羅榮利介紹,“裕興重”即是從這幾句詩中擇取而來,寓意要為了人民生活富庶而實實在在辦企業。

  這份有責任、能擔當的辦企理念也造就了裕興重一門兩代政協委員。

  鄧監堂是裕興重第三代傳承人,也是和清末秦商代表周瑩合作,成就周瑩“商業帝國”旗下茶產業龍頭地位的裕興重掌柜。民國時期曾任涇陽商會常務董事、理事長職務。在他的經營下“裕興重”的規模和影響為當時86家涇陽茯磚茶茶莊之首,營收占比達60%。

  裕興重取得的不俗成績離不開自身的堅持。抗日戰爭時期,南茶北運的武漢淪陷,黑毛茶原料短缺,許多商號以南山棠棣之葉冒充原料,制造茯磚茶銷往西北,令牧民深受其害,此時的鄧監堂,寧可不做也不隨波逐流,因始終堅持質量,最終賺得經濟和社會雙重聲譽。

  在關中年饉和抗日支援中,鄧監堂擔起責任,開倉施粥,組織當地企業為抗日捐錢捐物,并暗中幫助支持子女參加進步組織。因思想進步,涇陽解放之后,鄧監堂成為涇陽縣首屆政協委員。

  1953年到2007年,受國家政策調控,裕興重產業生產斷代,但裕興重的技藝和理念始終印在骨子中。裕興重茯磚茶公司后院的裕興重茶號原址,如今已成了茶號展館、涇陽茯茶歷史的一面鏡子:一座上百年老房子兩邊矗立著幾經風雨磨礪的石獅,老房子內陳列著幾代專門制作茯茶,來自清代的老茶梆、存茶的茶斗、依墻靠著的幾塊老茶,還有百年來各界人士的寄語,古樸、沉重。這些都仿佛默默訴說著“百年”裕興重的滄桑故事。

  2007年,陜西茯茶行業搶救恢復之時,年逾花甲的裕興重第五代傳承人鄧青海開始重續茶緣,并于2010年再次讓裕興重茯磚茶“涅槃”。

  連年來,作為第六代傳承人,羅榮利和愛人鄧亞榮始終堅持質量為本,并讓裕興重重新在大半個中國版圖之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足跡。

  如今,從北京馬連道到廣州芳村,從上海大寧到蘭州西北茶城,每年兩大系列三十六款品牌體系的200噸高品質茯茶,形成了由西安、內蒙、北京、上海、成都、南昌、廣州、深圳和蘭州等多個省(市)連綴而成的裕興重“網絡”,僅在涇河新城茯茶鎮,“裕興重”已經連續開設三家茯茶體驗館,讓游客、茶客在閑暇之余一品茯茶魅力。

  同時,作為咸陽市第十三屆政協委員和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制作傳承人,羅榮利也將責任深深地印在腦海中,多次深入一線搞調研、撰寫提案,為茯茶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還積極開辦茯茶文化大講堂,為茯茶產業發展擴充傳承人隊伍。

  “每一代傳人不僅要擔負將品牌延續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時至今日,已不能僅僅考慮將其傳給下一代就算完事,更需要將這份責任傳給更喜歡它的人,對它有興趣、能愛到骨子里的人,才能保證傳承不變味。”說至此,羅榮利言語備顯鏗鏘。


《各界導報》2019年12月31日 第4515期第4版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老茶號 裕興重 探訪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长阳| 忻州市| 铁力市| 合江县| 神池县| 六枝特区| 牙克石市| 牟定县| 江陵县| 民乐县| 甘孜县| 长春市| 濮阳市| 连州市| 唐海县| 孟连| 五常市| 平武县| 阿城市| 凌源市| 阿合奇县| 天镇县| 区。| 凌海市| 玉溪市| 友谊县| 祥云县| 斗六市| 凌海市| 巴林左旗| 泸州市| 景泰县| 大关县| 邵东县| 社会| 勐海县| 双桥区| 康马县| 清河县|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