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潼關縣著力改善企業營商環境,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引導和促進餐飲業健康快速發展。組建了潼關縣餐飲行業協會,搭建了政企溝通平臺。舉辦了特色產品、特色小吃系列展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潼關美食的知名度。目前,全縣有餐飲業網點累計近1000余家,從業人員約8000人。特色餐飲企業有盛潼餐飲集團、潼蘇祥食業公司。地方小吃主要有:肉夾饃、鯰魚湯、燴餅等20余種,特色餐飲店有20余家。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引導扶持下,特色小吃餐飲業平穩健康發展。
盡管潼關縣特色餐飲業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發展特色餐飲業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在營商環境建設中凸顯出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縣委、縣政府對中小企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扶持政策不多,管理不到位,目前沒有制定餐飲企業長期發展規劃,餐飲企業產業鏈沒有形成,工業化水平不高。二是政府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缺乏手段,在創業輔導、人員培訓、市場開拓、技術創新等方面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三是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一些“老字號”、小門店仍然是家庭式經營方式,選材沒有統一標準,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四是特色產品缺乏文化包裝宣傳,整體競爭力弱。企業內部各類人才匱乏,抵御市場風險乏力。
為了進一步優化潼關營商環境,助推縣域特色餐飲業發展,我特提出如下建議意見:
(一)加強政府引導,統籌規劃發展。
一是將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納入潼關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將特色餐飲業作為潼關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制定《潼關縣餐飲業發展規劃》。加快實施潼關肉夾饃、醬菜產業發展規劃,促進其健康、持續發展。二是成立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協調旅游、財政等部門職能,強化中小企業的培育、扶持和管理,特別是加大特色餐飲業整合力度,提升行業整體質量。對食品原材料嚴格把關,確保食品安全。三是建立并真正發揮企業協會作用,代表中小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議和意見,通過協會協助、指導中小企業業務發展。以避免其散兵游勇、單兵作戰。同時發揮餐飲業協會作用,對全國以潼關肉夾饃為代表的餐飲行業進行整頓,制定行業標準,強化行業自律,引導企業、老字號門店誠信經營,樹立自身良好形象,服務縣域營商環境建設。四是對中小企業的進入、退出、企業等級評定、顧客投訴平臺等進行統籌建設,切實提高行業的整體運行效率。
(二)實施品牌戰略,扶持培育龍頭企業。
加快培育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骨干,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加科技投入,創造區域品牌,擴大品牌效應,拓展更廣闊的市場,提高企業和產品抗風險的能力。一是強化政策引導機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門店技術創新,創建品牌,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品牌形象和社會影響力。二是獎勵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對于重點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制度,給予重點扶持。三是在特色餐飲業發展中借助潼關肉夾饃、潼關醬菜等名牌產品的優勢,開發系列產品,推進產品結構的多元化,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潼關食品產品系列。四是規范建設潼關食品工業園區,整合餐飲企業入駐,支持潼蘇祥、盛潼餐飲在發展壯大的同時通過兼并、收購、參股、控股等多種方式,形成餐飲企業龍頭,帶動潼關特色小吃規模發展,連鎖發展,提檔升級。
(三)加強人才培養,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堅持人才優先發展理念,進一步做好人才發展規劃和人崗匹配工作,積極為高層次人才落地搭建政策平臺,最大限度實現專其能、致其力、盡其用。積極與各大院校合作,鼓勵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為企業培養人才,推進各類管理、技術、服務人才職業資格認證考核制度,提高行業整體素質。要嚴格實行餐飲業持證上崗制度,加強服務人員、烹調師、面點師、職業經理等各類人員崗前培訓,在崗培訓以及技能鑒定工作,不斷引進和使用優秀餐飲業人才。創建潼關肉夾饃培訓學校,對培訓合格人員統一發證,簽訂管理協議,使其掛牌經營,按照各項標準規范發展。
(四)強化宣傳營銷,提高特色產品競爭力。
組建專業隊伍深入系統挖掘整理特色小吃文化,增加特色餐飲內涵,建立美食文化檔案。邀請中、省知名媒體美食欄目來潼關采風,大力宣傳潼關縣特色小吃發展成就、先進典型、管理經驗、小吃文化,為特色小吃發展創造良好輿論氛圍。打造潼關美食博物館,借助電子商務平臺的營銷宣傳,加快飲食文化的傳播。同時,積極舉辦秦晉豫金三角美食大賽,評選一批名菜、名店、名廚參加各地舉辦美食節、廚藝大賽等活動,促進餐飲服務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同時,開發特色美食旅游產品,將美食文化與旅游景點、景區文化深度融合,增加特色小吃美譽度,推動潼關旅游業與特色小吃共同發展。(通訊員 亢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