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舒雁
2月13日,西安戶籍新政3.0版正式出臺,落戶條件再次放寬,全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均可落戶西安,本科(含)以上學歷不受年齡限制。新政還新增了投資創業落戶和在西安市居住生活并繳納社保人員落戶兩項新政。從2017年3月出臺“史上最寬松”戶籍政策以來,西安一直想要打造一個人口千萬的國際化大都市。
顯然,這座城市努力的效果立竿見影。據《西安日報》報道,截至今年2月20日,西安市新增人口接近110萬,全市戶籍人口總數接近1000萬。
創業公司成群 市場活力煥發
“今天的西安和5年前不太一樣,能讓我感受到這個城市正在擁抱人才,并且求職環境和消費潛力都在追趕一線城市。”去年3月,陳景龍將戶口遷至西安,在這之前,他從老家榆林來到西安上大學,在英國完成碩士學位,回國后在北京工作了4年。
由于北京房價太高,生活壓力過大,加之有過在西安上學的經歷,在眾多爭奪人才的城市中,陳景龍選擇了西安。落戶后,他來到高新區科技產業園一家從事軟件設計的外企工作。
陳景龍在應聘過程中發現,西安軟件類企業成群,很多是年輕的創業公司,對軟件創新人才的需求量極大。“本科畢業時,在西安找工作很難,甚至有些企業沒有‘五險一金’。這次回西安找工作,最開始一天要跑4家公司面試,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外企,在態度和待遇上,都沒有讓我產生很大的落差感。”陳景龍認為,“西安大力發展軟件產業,必定會構建出新的產業生態”。
去年2月,西安戶籍新政2.0版升級。按照升級后的新政規定,個人落戶一站式辦結,通過學歷、人才、投資納稅落戶可同步完成舉家遷入。隨后的一周內,與西部城市發展密切相關的文件《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西安由此躍身為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對西安而言,引人才、促發展成為重要發展戰略。
在新政的引導下,西安人口激增,市場活力迸發。從官方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陜西營商環境各項指標大幅提升,新登記市場主體已突破50萬戶,比2017年全年新登記數量同比增加76.95%。此外,西安市場主體存量增速和增量增速,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雙雙高居榜首。
“西安的交通和綠化有很大改善”
作為“搶人大戰”全國人口流入第一的城市,不斷刷新的落戶人口數據,折射出落戶者對西安日趨成熟的交通運輸系統和更多的綠地用地指標帶來的贊許。
去年2月,韓冰從商洛市山陽縣落戶西安新城區,落戶手續一天就辦好了,“只跑了一次,行政效率很高”。
韓冰大專畢業后來到西安工作,發現這里生活便利、工作機會多、醫療教育資源優越。她很看好西安未來的發展。在咨詢了新城區公安分局太華路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后,韓冰得知自己符合學歷落戶政策,就直接將戶口落在了新城區。
“拿到新的戶口簿那天特別激動,我還發到朋友圈,配文‘我終于是西安人啦’。”韓冰說,落戶后就立馬把兒子的戶籍轉到了西安,“兒子終于享受到了西安的醫保政策。”
在西安生活8年多,韓冰真切感受到,西安的交通和綠化有了很大改善。“以前帶孩子散步只去環城公園、興慶宮公園幾個老地方,去年漢溪湖公園開放,那里成了全家休閑的新選擇。”她說,以前從家到工作地需要換乘兩次公交,耗時長,去年開通了地鐵4號線,地鐵站就在家門口,方便多了。
去年12月,西安地鐵4號線開通,今年預計還將開通2條地鐵線,目前還有7個軌道交通項目在建。在激烈的“搶人大戰”中,西安的城市交通建設在穩扎穩打中推進。
除此之外,更多涌入的人口,也讓西安在打造城市環境上下起硬功夫。去年西安新增4座城市主題公園、60個綠地廣場。今年“城市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園林藝術化”的理念及做法將在全市推廣,打造“15分鐘便民圈”,將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優質的生活。
一位組織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的負責人說,最近春招趕上了落戶新政,每天的宣講會都會有很多外地的學生,“有時一天能招到近百名外地學生,‘網紅’西安對畢業生來說很有吸引力。”
“人口增長不是導致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面對利好政策和大批涌入的“新”西安人,有人表示出憂慮。
擁有西北大學電影專業碩士學位的黃文堃,先后在北京、深圳從事影視后期制作,去年8月剛把戶口從山西大同落戶到西安,他就開始想念起北京的生活。“本以為西安有西影廠這樣的基礎,與電影相關的職位會很多,但是西安的影視職位多為婚慶廣告。”他在招聘網站上發現,跟電影相關的工作寥寥無幾,在156個影視后期職位中,與電影有關的只有10個,“西安開放的人才政策很好,但是企業、職位類型太單一。”
黃文堃為找工作花了很多功夫,現在在一家傳媒公司做后期,但從薪酬和職場環境等方面來說,仍未達到他的預期。
此外,社交網絡上也有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西安人更買不起房了”。2018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西安新房價格同比上漲22.4%,漲幅排名第一。綜合全年數據來看,西安新房價格同比漲幅在2018年全年均排名前五位。
陜西省房地產研究會會長王圣學認為,人口增長不是導致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影響房價的因素有很多,土地集中管理、保障房規模、經濟發展速度等都會影響房價。”
王圣學分析,近兩年陜西經濟發展速度快,西安在2018年經濟總量挺進全國20強,經濟增長自然會助推房價的上漲;中央調控都是在勒令各地方政府嚴控土地供應,這導致土地價格上漲;伴隨全國對環境保護的加強,建筑原材料、水泥、磚瓦的價格飛升;最后才是人口流入,“僅2018年一年,新增落戶人口就在75萬以上,這會在一定程度內拉動房價的上漲。”
王圣學推測,隨著落戶新政升級,西安市房價將保持平穩但比較緩慢的增長趨勢。
“搶人大戰”不是結局,而是開始
“中國曾經存在‘人口’與‘人手’的爭論。由于對于人口問題的認識,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人才和人口對于社會經濟和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在談到西安“搶人大戰”時表示。
分析這場人才爭奪戰的理性原因,姜全保認為,首先是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東部城市相比,西安在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人均收入等方面還亟需提高,吸引人才和資金是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其次是西安城市定位和發展的需要。西安作為西部龍頭城市,被賦予一系列職能和定位,比如“一帶一路”倡議、自貿區、國家中心城市、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這些都需要人才和人口支撐。最后是產業,尤其是房地產發展的需要。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西安的房地產市場還沒有達到相應的程度,人口的流入會為樓市“松綁”。
誠然,人才的流入必定會提高城市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但不容忽視的是,急劇的人口增長可能會帶來各方面的壓力。“就業壓力、城市公共資源壓力、基礎設施和服務的壓力都是需要面對的后果。”姜全保認為,要長期、可持續地培養人才,這些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
姜全保認為,“‘搶人大戰’一定要落到‘實’處。而如果僅僅是‘形’或‘名’的話,那么人們還是會用腳投票,選擇離開。”
“搶人大戰”正酣,未來西安的發展會走向何方?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優惠的政策措施,以及日漸清晰、亟需創新的教育、醫療等領域存在的問題。對西安來說,“搶人大戰”不是結局,而是這座城市全方位加快發展的開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