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縣龍洲鎮風力發電項目
靖邊縣綜合文化廣場全景圖
靖邊縣能源化工產業利用園區五套裝置項目夜景圖
靖邊縣東坑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工作人員正在管理幼苗
□ 樊悅 許鵬
“把人民時刻裝在心中,讓群眾在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靖邊縣委書記劉維平始終抱著這樣的初心。黨的十八大以來,靖邊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的要求,對焦高質量發展,描繪出“五大夢想”發展藍圖,全面加快“兩區、兩地、一中心”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譜寫出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篇章。
過去的五年,靖邊縣生產總值年均遞增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完成量分別是“十一五”期間的2.3倍、3.4倍和2.6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11.4%和13.6%,分別達到36190元和14395元,均超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5年入圍“陜西十強縣”和“西部百強縣”。
“黑色”工業不斷轉型升級
發展新能源是靖邊占領未來發展“新高地”的戰略舉措,更是靖邊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2018年12月9日,在第九屆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年會上,靖邊縣憑借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卓越成績,獲評“中國新能源之都”,靖邊新能源產業園區被評為“中國新能源產業創新園區”。
靖邊新能源產業園區承擔著全縣工業轉型的重擔,由“榆能化”建成投產的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采用14項國內外先進技術,實現了傳統煤油氣化工三種工藝技術的深度耦合,生產出高端和市場需求的化工產品。每天約有3500噸白色的聚乙烯產品通過專用列車和汽車運出園區,日銷售額超3000萬元,年繳稅近20.38億元。
在創造“鉆石”效益的同時,園區通過水循環實現了廢水零排放,被認定為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范項目和陜西省循環經濟示范項目。
現代農業邁進“黃金時代”
靖邊縣牢固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農業進入“黃金時代”,為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2018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9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11058元提高到14060元。
農業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畜”“薯”“菜”三大主導產業的帶動力更強,尤其是畜牧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半壁江山”。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靖邊以“一減五增”優化種植結構,減少玉米等傳統作物種植,增加優質高效的特色農產品供給,農業效益更加凸顯。
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目前,靖邊已建成省市縣各級各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30個,星羅棋布的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帶動了全縣發展現代農業的燎原之勢;精心打造農產品產業標準園,已建成各類標準園12580畝,示范引領全縣農業向標準化看齊。
現代農業發展要素更加優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冷鏈物流、倉儲運輸、農資市場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保駕護航”;完成全縣183個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盤活整合了資源,推進了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發展;農業的科技化水平不斷提高,農作物優良品種和節水灌溉、機械化耕作、標準化栽培等先進適用技術得到大力推廣;農業新型主體規模不斷壯大,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800人,注冊合作社1105家,培育實力強大的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近200個,現代農業的主力軍陣容“配置”更加強大。
名優農業品牌不斷創建。靖邊已成功打造了30多個名優農業品牌,認證“三品”30個,有11項49類農產品使用“靖原康”公共母品牌,提升了地域品牌的整體競爭力。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技術體系,納入追溯體系企業30多家,從源頭確保了“舌尖上”的安全,靖邊被農業部確認為“全國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試點縣”。
激發全域旅游新業態
近年來,靖邊縣全面激發文化底蘊,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走全域旅游發展之路,旅游文化業邁進了“吸金吸粉”的新時代。僅2018年,全縣接待游客達410萬人次,增長22%,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0.5億元,增長26%。
靖邊已成功打造了小河革命舊址、清涼寺、龍洲丹霞景區3個3A級景區。統萬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一期、匈奴博物館、小河會議舊址游客接待中心、天賜灣革命舊址維保改造、天賜灣毛主席舊居等一批旅游文化項目建成。
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上,靖邊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加快文化產業建設,厚植文化底蘊,已成為文化繁榮發展的熱土。先后建成影劇院、文化館、圖書館、靖邊博物館、五臺森林公園等一大批標志性文化建筑;推出《統萬風》《夢漢游擊隊》《樂三邊》等優秀文化精品;成功創建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和陜西“書法之鄉”文化品牌,目前正在向創建“中國書法之鄉”邁進。
今年,靖邊縣將按照5A級標準全力推動統萬城遺址公園和龍洲丹霞地貌兩大龍頭景區建設,力爭10月份對外開放,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新業態。
壯大縣域經濟新增長點
民營經濟是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所在。近年來,靖邊縣積極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快推進物流園區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2018年實現網上銷售額1.62億元,增長14%。大力扶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5家企業成功申請市技改獎勵項目資金310萬元,3家企業成功申報省級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示范企業,2家企業成功申報省級中小企業創新研發中心。建立成長梯隊企業儲備庫,共有30家中小企業被認定為省級成長梯隊企業。全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8.48億元,增長7.6%;全年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04.54億元,占GDP比重的29.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為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添了鮮活動力。
心懷夢想,奮力追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靖邊人勇做新時代的追夢人,繼續抒寫時代發展的壯麗詩篇,用奮斗畫出“五大夢想”的最美同心圓。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