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平
這是服務大局的意識所在,這是擔當作為的職責所在;這是務實創新的作風所在,這是履職為民的情懷所在。
開展30多項視察調研、選派36名民主監督員,519件提案全部辦結,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后21次對政協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近三年來,岐山縣政協堅持圍繞中心,靶向聚焦,精準發力。一串串履職腳印、一場場頭腦風暴、一次次協商交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岐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強黨建,把準履職盡責“方向盤”
岐山縣政協堅持把強化思想建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為發揮政協凝聚力打牢思想基礎。
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加強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憲法》、學《政協章程》”活動,通過黨組中心組集中學、結合協商議題專題學、黨組書記講黨課等形式,深入學習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及省市委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三年來共舉辦專題學習講座、委員培訓班、輔導報告會、學習交流會16期,廣大委員“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兩個維護”更加堅決。
把握大局不偏離。縣委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縣政協依照憲法法律和政協章程履行職能,把政協納入全縣整體工作通盤考慮、系統謀劃,縣委常委會定期聽取政協工作匯報,并主動給政協出題目、壓擔子、交任務。三年來,縣政協共向縣委常委會作專題匯報6次,完成縣委交辦的專題調研任務12次,牽頭舉辦或參與籌辦全縣重大活動6次。去年8月份,縣委召開政協工作會議,印發《中共岐山縣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共岐山縣委辦公室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為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大動力。
持之以恒抓黨建。認真貫徹中辦《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縣政協黨組制定印發《關于加強政協系統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成立縣政協機關黨組,設立各專委會黨支部,將全體黨員委員全部編入5個專委會黨支部,建立黨建工作制度,組織和引導黨員委員自覺接受政協黨組織教育管理和參加政協黨組織活動、進行黨性鍛煉,實現了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
會協商,出好助力發展“金點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提出將民主協商納入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提出新要求。
整體協商集眾智。政協全會期間,委員們通過聽取報告、分組討論等形式,重點就政府工作報告、財政計劃報告等認真協商討論,縣委、縣政府領導到會參加討論,與委員們一起共商發展大計,共謀發展之策,許多建議為黨政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或予以采納落實。同時,每年舉辦委員大會專題發言,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到會聽取意見建議,極大激發了委員的履職熱情。
專題協商諫諍言。發揮常委會專題議政職能作用,每年召開常委會議5次以上,圍繞全縣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黨風廉政建設、農村“三變”改革、民宿發展等進行專題協商。其中,2017年協商形成的《關于我縣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的調研報告》,榮獲全省政協優秀調研成果。其他多份調研報告也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批示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采納落實。
雙月協商獻良策。創新協商議政方式,開展雙月協商,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每年與縣政府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確定協商議題,相互通報情況。三年來,縣政協先后圍繞招商引資、太平塔廣場拆遷建設、全域旅游、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等與縣政府開展協商。縣政府主要領導對于縣政協圍繞大事、焦點進行的雙月協商議政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這種形式真正起到了凝聚共識、推動工作雙向發力的重要作用,促進了政府工作的較好落實。
敢擔當,搭建為民履職“連心橋”
回首處,跋山涉水不停步;新征程,初心一如來時路。
三年來,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抓住人民群眾“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積極為人民代言,替大眾發聲。岐山發展的“民生溫度”不斷升高背后,有政協作為。
在促進提案工作上用功。縣政協把抓好提案工作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得“準”、辦得“好”、落得“實”上下功夫。為使委員提案辦理真正落到實處,縣委辦、縣政府辦、縣政協辦聯合印發《岐山縣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考核辦法》,首次將提案辦理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促進提案辦理落實。三年來,共收到提案615件,審查立案519件,辦復率100%,滿意率98%。同時,每年開展優秀提案、優秀提案委員、優秀提案承辦單位評選表彰活動,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在反映社情民意上用心。2017年縣政協在全縣19個政協學習組,確定了54名具有一定文字組織能力的委員,擔任社情民意信息員,廣泛搜集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意見。先后上報各類社情民意信息180條。其中,《關于進一步理順便民服務機制的建議》《關于調整參保城鎮職工和居民住院床位費報銷限額標準的建議》《關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幾點建議》等多條社情民意信息,被《人民政協報》《各界導報》《寶雞政協》采用刊登。
在擴大監督范圍上用力。先后為全縣18個政府組成部門和司法機關派駐民主監督員36名。派駐以來,各監督員主動介入被監督單位的重大活動和決策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建議,做到在參與中監督,在監督中支持。同時,縣政協定期深入派駐單位,了解委員履職情況,聽取意見建議。2017年冬季供暖前夕,蔡家坡金倉小區業主委員會與岐星熱力公司供熱合同糾紛訴至法院,該院民主監督員及時反映情況,縣法院高度重視,利用2天時間調解結案,確保居民按時供暖,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雙贏,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善作為,練就咨政建言“真功夫”
圍繞“在高質量發展中力爭上游”參政議政,答好新時代的“發展答卷”。
近年來,岐山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縣為目標,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堅持旅游“熱”起來、文物“活”起來、文化“火”起來、品牌“靚”起來的理念,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突出周文化、三國文化、岐伯文化三大特色,全力打造周文化尋根游、三國遺跡懷古游、民俗文化休閑游、自然風景觀光游四大品牌,帶動縣域經濟發展、文旅產業繁榮,奏響了一曲文旅“聯姻”、產業發展的新樂章。
為進一步推進岐山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縣政協組織調研組,先后赴甘肅省慶城縣,咸陽市彬縣、旬邑、長武學習考察全域旅游發展,從強化政府主導、編制全域旅游規劃、培育文旅專業人才、挖掘整合文化資源等方面尋找答案,形成的《學習考察全域旅游的報告》,得到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相關部門在制訂縣全域旅游發展方案中,予以充分吸納。由此形成的“強化政府主導,做好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被《各界導報》進行系統報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從嚴從實,推進環保整改各項工作落實見效,縣政協先后圍繞治污降霾、北部山區環境保護、“散亂污”企業整治等課題開展調研6次。把發現問題與環保整改有機結合,既督促企業重視環保,又對可能出現的“一刀切”問題提出建議。2018年,在“散亂污”企業整治中,針對企業對政策不清、整改目標不明的問題,縣政府組織市環保局專家和縣發改局、市場監管局、住建局等部門,就整改銷號、手續流程、方式方法進行專題培訓,建立“一單一卡一方案”制度,有效推進整治工作。
顯優勢,擴大團結民主“朋友圈”
常委會堅持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上通下達、聯系各界的優勢,協調關系,增進共識,為實現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尋找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
招商引資,增進發展“源動力”。2017年,縣政協開展“招商引資我先行,追趕超越勇爭先”活動,先后接待蘭州隴星集團、深圳南山區聯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綠色能源公司等來岐山實地考察。2018年,按照縣委安排,縣政協牽頭組織并成功籌辦了首屆岐山籍優秀人士代表懇談暨招商引資大會,邀請岐山籍各地企業界、文化藝術界優秀人士近千名,通過開展企業家座談、項目參觀、專題推介等活動,當會共簽約項目43個,達成投資意向133.53億元,募集助學基金260萬元。
聯誼交友,發出政協“好聲音”。近年來,先后接待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吉林省東豐縣、甘肅省武山縣等多地政協來岐考察交流40余場次。先后成功牽頭舉辦岐山縣“話團圓·慶國慶喜迎黨的十九大”各界人士代表聯誼會、寶雞發展大會岐山行、“走出去宣傳岐山走訪岐山優秀人士”等活動。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2019年8月份,與甘肅省慶城縣、西峰區、寧縣和我省彬州市、長武、旬邑縣政協,成功舉辦“禮樂盛世·中華騰飛”陜甘七縣區(市)政協文化交流活動,通過書畫聯展、文史研討等形式,共同謳歌新中國成立70年來和人民政協成立70年來走過的輝煌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按照抓重點、創特色、出精品的工作思路,編輯出版《唐代天文歷算家李淳風》《足跡——岐山各界人士話發展》《岐山地名故事》《見證輝煌》《履職紀事》文史資料5輯,打造文史精品,講好岐山故事。
凝心聚力,托舉強大“正能量”。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按照縣委統一安排,圍繞“村有富民產業、戶有增收項目、人有脫貧門路”的工作思路,4名主席以上率下,定期深入各包抓村面對面解決問題;機關幫扶干部強化責任擔當,為包抓貧困戶制訂幫扶計劃,宣講扶貧政策。目前,包抓鳳鳴鎮朝陽村29戶貧困戶已實現脫貧摘帽退出;縣政協牽頭成立岐山縣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為113名貧困群眾發放救助款10.2萬元。廣大政協委員也發揮自身優勢,在產業上幫、在政策上扶、在智力上提、在志氣上引,委員們的愛心善舉凝聚起脫貧攻堅強大正能量。
提素質,展現政協組織“新樣子”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常委會不斷探索加強自身建設新舉措,強化學習,建章立制,加強管理,不斷夯實履職基礎,提升履職效能。
抓學習,夯實履職基礎。把加強學習、開闊視野作為提升“四種能力”的重要抓手,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18字要求,結合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通過集中學習、專題輔導、研討交流等形式,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顯著提升。
建機制,強化隊伍管理。堅持“抓學習培訓委員、抓活動凝聚委員、抓管理服務委員、抓機制激勵委員”的思路,制訂《常委會人員管理辦法》《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委員管理辦法》,修訂《常委會工作規則》《專委會組織通則》,完善委員履職動態管理機制,開展學習組和常委向常委會述職工作,堅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同時,學習借鑒外地政協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首批設立5個委員工作室,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實用技術培訓、熱點問題調研、社情民意收集、社會矛盾化解等,搭建委員奉獻平臺,延伸政協工作觸角。
抓宣傳,擴大社會影響。不斷加強宣傳工作,編輯出版《2017·政協委員在行動》《岐山政協》期刊、《岐山政協雙月協商議政專刊》《岐山縣政協調研報告專輯》,《西岐涌動愛心潮》《讓民主監督遍地開花》《政協智慧的金點子鼓起農民的錢袋子》等多篇文章,被中省媒體報道,縣政協2018—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新聞宣傳發行先進單位。
新時代新方位新使命,
岐山政協將接力探索、持續奮斗,
寫下無愧于歷史的答卷!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