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昊天康斌
“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漢中市政協黨組書記嚴維佳在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時要求。
按照全省政協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監督調研統一部署,3月下旬以來,漢中市政協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成立了以市政協黨組書記嚴維佳為組長,各位副主席以及市政協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為副組長的專題民主監督調研工作領導小組,下設8個調研組,分赴8個新脫貧縣(區)和7個市級領導扶貧幫扶聯系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圍繞調研內容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對全市脫貧攻堅領域產生的突出問題和影響,與縣(區)政協同步聯動開展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監督調研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漢中市累計減貧49.77萬人、退出1010個貧困村,漢臺區整體脫貧,10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全市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分別下降至2.63萬人和0.9%,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
“我們公司開年后第一時間就復工了,目前生產、銷售都很穩定,帶動了貧困戶就業。”陜西雙亞糧油工貿公司負責人周亞剛介紹說。復產達效了嗎?貧困戶的就業問題解決得怎么樣?這是調研中調研組成員最為關注的。截至3月23日,全市652家帶貧經營主體復工復產,復工率達到98.94%;全市貧困勞動力就業13.7萬人,全市采取優化扶貧資金使用方式,引導吸納5508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支持102個社區工廠、126個就業扶貧基地復工,吸納2631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對確實難以通過市場手段就業的貧困勞動力,采取開發公益崗位安置就業2.3萬人,點對點輸送3.1萬人返崗復工,其中貧困勞動力3656人。
“國家針對野生動物養殖、銷售出臺了新的政策,對我們發展特種養殖業影響很大。”佛坪縣陳家壩鎮孔家灣村永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托管帶動25戶貧困戶,發展果子貍養殖,因目前國家政策不明確,現有存欄動物不知如何處置,養殖成本增加,產業發展前景黯淡。調研組了解到,目前全市還有2.63萬人未脫貧,而已脫貧人口中,人均純收入低于5000元的達3.92萬人,占6.07%;有2652戶“邊緣戶”、2289戶“脫貧監測戶”存在致貧和返貧雙重風險,鞏固脫貧成果壓力很大。同時受疫情影響,全市仍有3.4萬計劃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尚未外出,農家樂、農業觀光等三產服務業經營水平還未恢復到疫情以前。
“要充分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通過調研、視察和走訪等形式,及時發現、反映、解決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上存在的問題,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嚴維佳在調研座談會上要求。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調研組建議,對剩余貧困人口,逐戶分類施策,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幫扶;突出各地優勢,統籌規劃產業布局,培育壯大主導產業,避免區域內項目同質化,產品附加值不高,競爭力不強的問題;針對貧困村基礎設施維護資金無來源、缺口大的問題,考慮能否在扶貧專項資金中增設基礎設施維護費開支名目,確保脫貧攻堅形成的資產長期發揮效益。同時,各級各部門應立足于“志智雙扶”,堅定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上下同向、干群同心,圓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