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靖邊劉陽村:昔日窮山溝 今日“桃花源”

2020-04-23 15:04:22  來源:各界新聞網  


[摘要]在靖邊最南部有一個村叫劉陽村,這里除了連綿不絕一眼看不到的黃土山巒,就是深不見底的溝壑峽灣。...

  各界新聞網訊 在靖邊最南部有一個村叫劉陽村,這里除了連綿不絕一眼看不到的黃土山巒,就是深不見底的溝壑峽灣。2015年,隨著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到來,地處白于山區腹地五里灣便民服務中心的劉陽村被納入省級貧困村,原本貧窮落后的窮山溝借著精準扶貧的“春風”讓這里變成既是綠水青山,又是金山銀山的“世外桃源”。

  轉變群眾觀念 理清發展思路

  4月的白于山區,萬山吐翠。記者來到距縣城115公里外的劉陽村,這里有林地40000畝,林草覆蓋率達到58%,遠遠超出全縣的平均水平,被稱為是靖邊的“后花園”,然而生活在“森林大氧吧”的山里人卻從來沒沾上綠水青山的“光”。

  如何才能讓劉陽村順利脫貧?2016年,作為幫扶單位的靖邊文廣局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與當地政府群策群力為劉陽村共謀發展之路。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里灣地區有效積溫高、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具有發展核桃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結合當地實際,他們共同提出了“梯田川臺種糧食、山坡溝洼種林草、近抓種養業、遠抓林果業”的發展模式,突出“生態固本”這一著力點,重點發展山區林果業,讓漫山遍野的林地變成能致富的“搖錢樹”,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

  其實,早在2008劉陽村農戶就已種植核桃基地1300畝,但大量的年輕人進城務工,全村有1680人,常年在家的僅有350人,占總人口的21%,外出的不便于管理,在家的勞力普遍都在55歲以上,他們經營管理簡單粗放,導致核桃地荒草叢生、效益低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幫扶工作隊認為要想為劉陽村闖出一條致富路,最關鍵的是要教育引導群眾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整合盤活全村的核桃地,堅持走互助合作發展的路子,鼓勵村民以現有資源入股分紅,讓資源變資產,村民變成股民,進行產業優化升級,提高產業效益。

  思路決定行動。利用半年多的時間,工作隊不怕吃“閉門羹”,也不怕群眾地強烈反對,他們挨家逐戶征求意見,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為了統一思想,先后召開村民大會和村民代表會40多次,通過一次次地“爭吵紅臉”,終于統一了群眾的意見,大多數群眾愿意將自己承包種植的核桃地與村委集體進行合作。

  夯實產業基礎 鋪平致富之路

  “一個在那山上吆,一個在那溝,咱們拉不上話話招招手”這是陜北劉陽村的真實寫照。在扶貧前,這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喝的水是溝里的雨雪水,取一趟水要上一道坡下一道梁來回一個小時,走的路是盤山的羊腸小道,村民隔山喊話也是常事。

  要想富,先修路。從2016年以來,幫扶單位與交運部門協調爭取資金1320萬元,修通南崾鹼到劉興莊的水泥路,這條長13.7公里、寬4.5米的道路讓兩個村小組不再是“孤島”,也為村民鋪平了通向幸福和希望的致富之路。

  其實不僅是路,關系農業命脈的水、電、土地等最基礎的設施都是制約當地發展的“攔路虎”,扶貧工作隊從長遠出發,為劉陽村置辦一些帶不走的“硬家當”。

  在白于山區,世世代代的“飲水之殤”已成了劉陽村人民無法改變的宿命,他們喝著山溝里飄著雜草糞便的雨雪水已習以為常。2016年幫扶單位新建高抽水站3處,建成5個集中供水點,新修水窖58個,徹底解決了劉陽村人畜飲水難問題,讓汩汩清水流入千家萬戶,也流入百姓心坎里。

  電力是農業的命脈。扶貧前,劉陽村用的是照明都帶不起的“弱力電”,其它的小型農具更不用提,農業用電基本處于“癱瘓”狀態,線路嚴重老化,電力明顯不足,幫扶單位先后架設農田線路高壓30公里、低壓20公里,安裝變壓器5臺,點亮了萬家燈火,也讓農田用上“足力電”。

  與此同時,幫扶單位還為劉陽村發展了寬幅梯田500畝,增加了糧食生產能力,讓劉陽村把賴以生存的“飯碗”牢牢地端在手中。

  加強互助合作 壯大集體經濟

  發展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是脫貧攻堅的持續保障。為了讓劉陽村真正的擁有“造血”脫貧的能力,幫扶隊確定了產業脫貧的根本思路,大力優化傳統核桃產業,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

  2017年12月5日,劉陽村在扶貧工作隊充分調研論證和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的基礎上,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以現有的核桃樹地1300畝入股,按數量、畝數、生長年份參與分紅。

  在村集體經濟起步階段,2018年縣農業局給劉陽村安排了30萬元扶貧資金用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這筆雪中送炭的原始資金為劉陽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起了奠基作用。

  如何合理使用這筆資金?劉陽村在“四支隊伍”的指導下,圍繞核桃產業,修建廠房、晾曬場、蓄水池,購置核桃去皮機、清洗機、烘干機、拖拉機、微耕機、施耕機、除草機、管理機和犁等“全套裝備”,精心“武裝”核桃產業。

  在產業培育上,劉陽村采取“黨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方式管理經營,并在1300畝核桃樹基礎上,新種植了260畝核桃樹地。2018年,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對全部核桃地統一旋耕疏松土地,并聘請黃龍縣渭北核桃服務中心技術員4名,歷時半個月,對全部核桃樹修剪一遍,并徹底解決核桃地灌溉問題。在管理上,劉陽村通過“六個統一”即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統一分紅的模式,科學經營管理劉陽村集體經濟核桃產業。

  在村集體的精心管理下,2019年村集體經濟核桃產業效益達10萬元以上,村民可人均分紅1565元,其中貧困戶除了正常入股分紅外,還能分紅40%的村集體收入,這樣一來貧困戶有了脫貧的雙保障。截止目前,劉陽村共有建檔立卡戶45戶,129人,除了5戶10人兜底外,其它在冊貧困戶都能順利脫貧。

  大河有水小河寬。劉陽村發展村集體經不僅為貧困戶解決了后顧之憂,也引導帶動了其它村民發家致富,劉陽村的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5985元直接增長到2019年的11697元。

  “種了七八年核桃,如今終于嘗到甜頭了,多虧政府和扶貧工作隊的精心指導,我這核桃按市場價一公斤干核桃40元算,今年賺個兩萬不成問題,抵得上種二十畝玉米了,我以后就把這1000多株核桃管理好,老了也不用愁沒吃沒穿了。”看著這一園子的核桃,訾克堂眼中充滿了喜悅之色。

  為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2019年縣產業辦和幫扶單位文旅局圍繞核桃產業共注入資金22萬元建成了劉陽村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延長核桃產業鏈,走立體循環可持續的發展方式。目前建成養雞圈舍188平米,圍欄面積5.2畝,投放土雞、野雞1000余只,林下養殖取得的效益也將按照核桃產業的分紅機制進行分紅。

  在物質扶貧的同時,作為幫扶單位的靖邊文廣局也不忘精神扶貧和情感扶貧,累計投資20萬元建地面波基站一處,配套廣電設施,解決五里灣群眾看電視問題,還送文化下鄉,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節目送到基層一線,讓群眾從內心感受到扶貧工作隊的濃濃暖意,更堅定了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

  在采訪回城的路上,劉陽村第一書記戴曉剛指著漫山的核桃林意味深長地說:“我覺得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是脫貧的關鍵,如果能把這片山全部變成值錢的經濟林,農民就不愁沒有好日子。其次就是要走雙層經營、統分結合的路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充分發揮農戶的積極性和集體的優越性,從而解決一家一戶難以辦到的事情。”(樊悅)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靖邊 劉陽村 脫貧攻堅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甘肃省| 乡宁县| 密山市| 鄂托克旗| 利津县| 峨眉山市| 平罗县| 厦门市| 黄大仙区| 长顺县| 屏南县| 行唐县| 东丰县| 布尔津县| 巫溪县| 惠安县| 彰化市| 武强县| 荔波县| 宝山区| 甘泉县| 颍上县| 栾城县| 榆林市| 敖汉旗| 忻州市| 吴堡县| 白城市| 遵义县| 大同市| 隆安县| 察隅县| 肥乡县| 白河县| 响水县| 江安县| 西丰县| 德清县| 乌什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