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牛瑞
2020年春節,對于許多人來說注定是難忘的,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防控形勢日益嚴峻,在緊要危機關頭,寶雞市陳倉區民政系統干部沒有絲毫猶豫,他們放棄假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控疫情傳播、關愛困難群眾,堅決守住了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民政陣地。
責任擔當:這是一場全民的戰役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二,陳倉區民政局全員放棄休假,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在市、區專項會議后,迅速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區民政系統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隨即一項項以社區、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困難群體救助、婚姻登記分流辦理、喪事簡辦等為主題的精準措施迅速出臺,并在第一時間落地。2000余名“紅馬甲”遍布城鄉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服務。
責任不僅是科學研判迅速部署,更是履職盡責堅守在崗位上。陳倉區民政局黨組成員率先垂范,靠前指揮。1月27日開始,由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耿,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恭、羅瑛,社會組織黨委副書記郭宏麗組成的督導組,趕赴各點位開展疫情防控實地督導工作。他們堅持每天到崗檢查,足跡遍布15個社區、61個居民小區、125個“三無”樓棟。其間,他們還重點對湖北返鄉人員及密切接觸者采取的隔離措施進行檢查。疫情期間,陳倉區3個民辦養老機構暫停運營,全區157個農村幸福院全面暫停開展活動。指導區中心敬老院、區西山區域敬老院每天堅持為院內老人和工作人員測量體溫,開展院內消毒兩次,利用建筑隔板將敬老院前院進行分隔,嚴格防止外界人員和車輛進入老人生活區。春節至今,已動員150余戶群眾喪事從簡,加大了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和防控,婚煙登記管理股及時公告取消了原計劃安排的2月2日加班辦理結婚登記事項,采取電話、網上預約,有效分流辦理登記人員。這一系列措施為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系統人員切實肩負責任,一絲不茍,用忠誠守護了居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全家總動員:這是一場凝聚大愛的戰役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社區成為繼醫院之后的第二戰場。
作為陳倉區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城鄉防控組牽頭單位,陳倉區民政局迅速協調聯動,組建了社區(村)防控組、局系統防控組,研究制定了《區民政局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社區(村)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第一時間向全區城鄉社區村(居)民發布倡議書,號召大家強化正確認識,群防群控,科學有效開展防控工作。
李燕萍是陳倉區虢鎮街道中街社區主任,春節期間在家休假的她,本想多陪陪上大學的兒子,然而疫情突然來襲,打亂了她的計劃。她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奔走在轄區各個小區和樓棟之間,逐樓逐戶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排查外省返鄉人員。每天堅守在社區,檢查、值班、上門摸排、院內消毒,經常24小時輪流轉,來不及給孩子做一頓飯。她的丈夫閆寶軍是陳倉區政協干部,看著她這么忙,便和她共同戰斗抗疫一線,在中街社區開展政策宣傳、人員車輛出入登記、體溫測量、出入證發放查驗、武漢返鄉人員登記摸排等志愿服務工作。“有一天,我回家,我兒子說,媽媽你這么忙,我去幫你吧!”兒子閆景羽也主動響應共青團區委號召,報名加入了區“青年志愿服務者”行列,每天堅守在所分配的小區門口做好登記、消殺等工作,和父母一道進行疫情防控服務工作。
“陳倉區共有61個小區,916棟住宅樓,363棟單位自建樓,125棟‘三無’樓棟,面對這些管理中的難點,陳倉區民政局指導社區第一時間在零散樓棟設點管控、采取相鄰樓棟集中管控、開放式小區進行封閉管控,同時招募志愿者、在校大學生、居民群眾投入到疫情防控、排查監測工作中。中街社區招募了400余人,鐵道南社區招募了230余人,很多都是全家人一起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陳倉區民政局工作人員說,疫情防控初期,機關事業單位抽調干部、社區干部、民警、黨員、離退休干部、大學生志愿者、居民群眾以及物業公司等人員,組成值班值守防控隊伍,共設檢查站點227個,制定值班值守安排表,合理調配人員,在小區出入口檢測點實行24小時“三班倒”,在各檢測點承擔體溫檢測、消殺消毒、進出登記、來客勸返等工作,為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守望相助: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愛心接力
“你們最近忙不忙?感謝你春節期間的照顧,我現在在家一切都好。”來自武漢的許女士到現在都記得春節隔離期間,陳倉區鐵道南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彩紅無微不至的幫助。
1月20日,武漢的許女士帶著9歲的女兒來到寶雞朋友家里,準備一起過春節,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武漢封城,許女士只能暫時寄住在陳倉區朋友家的空閑房。在經歷了許多次“查問”后,許女士由于自己戶籍的原因而不愿意配合排查。電話不接,張彩紅便一遍遍發短信給許女士:請你相信我,我可以為你保障生活物資,請你加我的微信,告訴我你住在幾號樓,需要什么食材。就這樣,經過一次次聯系,許女士終于向張彩虹敞開心扉。“她每天在微信上告訴我,需要幾斤蔬菜、水果,我們采購后給她送上去,再送一些消毒防護用品,順便把她家的生活垃圾帶走。”張彩紅說,其實在疫情防控期間,最難的就是外來人員的思想工作,要摸排,要隔離,很多人有顧慮,所以不愿意配合。工作人員就只有一遍遍敲門,送蔬菜、口罩,哪怕是沒有電梯的七樓,提著幾十斤重的物資爬樓,爭取到他們的配合,安撫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安心隔離,舒適生活。
據統計,在疫情防控期間,陳倉區共摸排出外省區來(返)(除湖北省外)陳倉人員2772人,其中湖北(除武漢)來(返)陳倉79人,武漢來(返)陳倉183人,居家隔離243人。為保障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各社區按照網格化分工,指定各網格員為樓棟隔離戶的監管人員,負責每天與隔離戶溝通了解生活需求和身體狀況,隨時提供“三上門”服務,為隔離人員購買生活必需品、送水上門、倒垃圾。強化防控工作力量,建立防控隊伍長效機制,確保防控隊伍人員充足、隊伍穩定。截至目前,陳倉區無一例確診感染患者。
決勝脫貧攻堅:聚力兜底保障和民生保障
“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陳倉區民政局不忘重點工作推進,聚力兜底保障和民生改善,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疫情期間,區民政局不忘貧困戶的幫扶,為他們送去防控物資。隨著疫情的有效防控,他們又全面落實剛性支出救助辦法和分類施保、漸退幫扶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邊緣戶、已脫貧但有返貧風險貧困人口,按規定程序納入低保、特困供養等兜底保障范圍,強化臨時救助,綜合施策、動態管理,織密織牢農村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特殊群體、綜合施策、組織協調等兜底保障“六張網”,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據了解,2020年4月,陳倉區民政局將臨時救助力度提高到1年2萬元,及時修訂《陳倉區臨時救助實施辦法》,對急難型救助和單次救助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由鎮(街)負責直接審批,足額落實鎮(街)臨時救助儲備金,優化辦理程序。全面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工作規定,規范應用“一事一議”機制,及時妥善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切實發揮好臨時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
加強基礎管理: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規范城鄉社區管理
“今年,我們計劃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新建17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讓村民享受到一站式辦事服務的便利。同時配套文體區域,提升農村管理水平。”據陳倉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要落實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全覆蓋,推動鎮街構建“六辦三站一中心”的基本服務模式,全面加強鎮(街)服務能力建設。
據了解,陳倉區民政局今年將加強城鄉社區服務陣地建設,新建拓石鎮通洞村等17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完成周原街道社區建設任務。加快陳倉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建設,推進社區管理服務工作高效化、智能化、便捷化。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目錄清單,明確社區依法承擔、依法協助、依法監督和支持購買事項,開展“社區萬能章”治理行動,切實為城鄉社區減負。
滄海橫流顯本色,大事難事見擔當。在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進程中,民政系統面臨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道坡,邁過這道坎。“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陳倉區民政局強化工作措施,全面動員部署,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今年的重點工作,陳倉區民政局將聚焦脫貧攻堅、特殊群體,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堅決做到疫情防控與民政重點工作同推進,兩手抓,兩不誤,奮力推進陳倉區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