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府谷縣麻鎮便民服務中心楊家峁村和前堯灣村沉寂了一冬的土地開始熱鬧起來。田間地頭,拖拉機經過翻土、起壟后,不一會兒的工夫,一塊塊壟溝平整完成。
“眼下正值春耕關鍵時節,對于純農業鄉鎮來說,抓好春耕生產是頭等大事。”連日來,府谷縣麻鎮便民服務中心采取“村集體+合作社”模式引導兩村農民群眾搶抓農時,積極開展馬鈴薯栽種工作。
據了解,楊家峁村屬于省級貧困村,于2018年脫貧出列。該村地處山區,農業基礎較為薄弱,不適合集中連片種植,前堯灣村地處川道地區,土地多集中連片,非常適合機械化種植,但由于資金短缺規?;N植難實現。鎮扶貧辦了解到情況后,積極與兩村合作社負責人溝通協調,鎮村兩級干部一條心、齊發力,達成兩個村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農業產業的意向,走合作共贏的道路,為兩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致富穩定脫貧尋求一條新路子。
目前,該便民服務中心楊家峁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前堯灣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合作,共同種植夏收馬鈴薯200畝。“去除種子、肥料、人工成本預計每畝純收入可達500元,200畝馬鈴薯可增收十萬元。接下來,我們將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在合作社務工,同時請縣農業局專家進行專業指導,確保農業產業發展能給合作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前堯灣村支部書記王瑞信心滿滿。(岳慧記者 高三寶)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