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海云) 5月19日, 安康市政府召開了“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小康新時代”平利縣專場新聞發布會。據了解,平利縣歷年來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人財物向脫貧攻堅集中,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圍繞“六個精準”,聚焦“八個一批”,四年累計減貧58391人,7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由60760人減少到2369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2%,今年3月順利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在省市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平利縣連續六次位居全省第一,連續三年榮獲省市“雙優秀”。
會上介紹,平利屬秦巴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十二五”末,全縣有貧困村79個、貧困戶18507戶、貧困人口44811人,貧困發生率22.4%。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全縣33名縣級領導聯鎮包村,137名總隊長領銜掛帥,9個省級部門、8個市級部門、127個縣級單位聯村幫扶,79名第一書記和984名駐村工作隊員脫崗扶貧,3834名干部聯戶結對,傾情包幫,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培育壯大“五個十萬”特色產業,累計發展富硒茶20萬畝、絞股藍5萬畝,2019年茶飲產品產量1.38萬噸、產值15億元,穩定實現“人均一畝園、戶均一萬元”;落實222家市場主體帶貧責任,把12053戶貧困戶緊緊連在市場主體上、嵌在產業鏈中,帶動貧困戶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建設集中安置區62個,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3490戶、危房改造1099戶,4萬余貧困群眾搬進新居。累計創辦新社區工廠83家,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促進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對平利縣“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給予了肯定。
狠抓基礎建設,改變了貧困落后的農村面貌。累計整合9.4億元涉農資金,新建村組路、產業路240公里,硬化道路597公里,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項目158處、電網改造項目460個、通訊網絡項目363個,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137個,完成農村住房和飲水安全認定61155戶,農村基礎設施全面達標,貧困群眾住上了新房子、走上了致富路、喝上了健康水、過上了好日子。貧困人口參合率、大病保險覆蓋率、一站式結算覆蓋率均達到100%。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大學全方位的資助體系,完成義務教育有保障認定6161人,確保適齡人口一個不少地接受義務教育。按照“兩線合一”脫貧標準,實施農村低保9054人、五保供養3905人,做到應兜盡兜。
平利縣下一步將堅持脫貧攻堅不止步,聚焦鄉村振興再出發,扎實推進“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提質增效行動,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加快創建鄉村振興先進縣,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