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近日,定邊縣大力開展扶貧扶志扶智“新三風”建設精神幫扶活動,通過組織開展2020年春季扶志扶智進萬家活動,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志氣,用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助推脫貧攻堅,在全縣上下營造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社會氛圍,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撐。
6月5日,由定邊縣委宣傳部舉辦的“戰疫情、增技能、強信心、誓脫貧”2020年春季扶志扶智進萬家最后一場巡回活動在新安邊鎮大北山村精彩上演,為此次巡回活動劃下了完美的句號,至此,為期一個多月的扶志扶智進萬家巡回活動圓滿結束。
“這次扶志扶智進萬家活動來到我們白泥井鎮衣食梁移民社區,在聽了扶貧、農業相關政策宣講后,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對今后的生活生產更加充滿信心,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白泥井鎮衣食梁移民社區村民劉林山說。
天氣晴朗,陽光暖和。社區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4月30日,由定邊縣委宣傳部主辦的2020年春季扶志扶智進萬家活動走進白泥井鎮衣食梁移民社區。
活動以春季扶志扶智進萬家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身邊人講身邊事的獨特優勢,利用宣講、宣傳、文藝小分隊,以“政策+文藝+故事”相結合的形式,廣泛開展脫貧攻堅理論闡釋、政策宣講、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宣講活動,激勵著現場群眾不畏困難、不怕挫折,為幸福生活努力奮斗。活動還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新三風建設、美麗鄉村等宣傳活動,發放“家規家訓家風”“精準扶貧政策清單”“誠孝儉勤和”移風易俗等多種宣傳資料。精心策劃、編排富有地域特色的歌曲、陜北說書“誠孝勤儉和”等節目,讓百姓在感受文藝力量同時,堅定群眾脫貧信心。
5月13日至14日,定邊縣動物疾病防控專家走村入戶,先后深入到安邊鎮北園子村、雷圈村,郝灘鎮郝灘村、高寨則村,為群眾傳授養殖知識。在安邊鎮雷圈村養殖戶牛彥林、張明海等農戶家里,專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養殖產業發展前景及政策解讀,牛、羊科學飼養實用技術、養殖常見疾病防控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并現場解答了群眾在飼養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效地提升了農民群眾養殖技術水平。
“此次專家的上門指導給我帶來了很大幫助,通過技術指導,提高了我對山羊疾病的認識和防治能力,對當前山羊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也有了進一步了解,讓我知道了今后養殖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增強了我的養殖信心、致富信心。”安邊鎮雷圈村村民張明海說。
此次“種植養殖”技術培訓行動是面向家庭農場、種養殖家庭、大戶,由科技、農技、畜牧等種養殖“土專家”“田秀才”等組成的“技術培訓小分隊”,緊緊圍繞群眾技術所需,深入田間地頭,廣泛開展農業種植技術指導、養殖技術培訓,提升農戶種養殖能力,增強農戶勤勞致富的信心。
為了完成好此次任務,在定邊縣委宣傳部的牽頭下,多方聯動,一支政策宣傳小分隊、一支技術培訓小分隊、一支志愿服務小分隊、一支法律援助小分隊、一支模范宣講小分隊、一支文藝巡演小分隊六支小分隊走進扶貧第一線,走進田間地頭,以多種形式合力助力扶貧扶志,為群眾奉上一道道精美的“精神大餐”,受到了當地群眾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此次活動歷時一個多月,巡回足跡遍及定邊縣20個鄉鎮和人口密集的1個行政村,共計40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觀眾達8000余人。活動以“精神脫貧”為目的,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通過分片推進、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全縣扶貧扶志精神幫扶,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近年來,定邊縣以黨的精準扶貧政策為支撐,以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為基礎,結合村情精準施策,讓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摘掉了貧窮帽子,過上了好日子。同時堅持發揚傳統文化,推進民風建設,深入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移風易俗活動,啟動文藝匯演、規范道德評議、舉辦道德大講堂、引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用各種形式展現“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豐富貧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老百姓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協調發展、同步脫貧,著力以新民風建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通訊員 周媛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