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干部與陳治雄一起商討幫扶措施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媛媛 朱苗苗
“我覺得我現在的光景可以了,我愿意幫咱們鎮的15戶未脫貧戶代養生豬!”當了解到全鎮還有15戶未脫貧戶因大病、意外傷害而收入無法保障時,陳治雄找到他的幫扶干部,主動要求幫助代養生豬。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今年50歲的陳治雄,家住定邊縣樊學鎮孟咀村,長年靠種地為生,又因家中供養兩個大學生上學,一度經濟無以為繼,生活十分困頓。
2015年,陳治雄被村上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組織上為他安排了幫扶干部。在幫扶干部的關懷下,他重拾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決定把自己的光景過起來。
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貧窮。2016年,陳治雄開始試養生豬。起初,他購買了15頭母豬,但由于缺乏經驗和技術,當年的發展情況很不理想:仔豬成活率低、母豬病化嚴重,不僅沒賺到錢,反而把借來的錢都賠了進去。
當時陳治雄沒有灰心氣餒,他一邊認真汲取教訓、分析原因,一邊到周邊大型養殖場學習取經,不斷探索實踐,硬生生從一個養殖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他申請了5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申報了家庭農場。在扶貧資金的帶動下,陳治雄謀劃著走出一條種養結合的路子,除了養殖還種了60畝玉米和110畝苜蓿。
2017年,陳治雄的養殖場存欄母豬20頭,出欄仔豬150頭,一年下來凈收入近5萬元。2018年,母豬存欄數增加到30頭,出欄仔豬數也超過了400頭。2019年,陳治雄一家總收入達到20萬元。
為了把豬養好,陳治雄經常讓村干部幫著上網查資料,向有經驗的養殖專業戶學習,天天“長”在豬圈里,“雖然累點,但有奔頭。”陳治雄說。
“貧困的滋味不好受,是黨和政府給了我致富的信心。貧窮不可怕,怕的是在幫扶的時候,自己不努力。我現在翻身了,也要讓其他人跟我一起致富。”2020年,在鎮黨委和鎮政府的號召下,陳治雄主動要求幫助15戶未脫貧戶代養生豬16頭,想要帶動周邊群眾一起過上好日子。
在陳治雄的影響下,孟咀村的群眾都紛紛向他取經,積極主動發展養豬、養羊,擴大種植規模。現如今“自強不息、主動發展”已經成為整村發展的主旋律。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