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斌 實習記者 寇靜 王玉璠
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向好,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各地企業紛紛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各企業如何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今年來,洛南縣農口企業積極探索發展新思路,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向達產達效的目標奮力前進。
為了切實助力企業解難事、辦好事、干實事。7月20日,商洛市政協副主席張永平一行在洛南縣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華裕牧業有限公司以及洛南縣石門鎮鑫磊家庭農場進行了走訪調研,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生產運行、項目建設、環境保障和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問題,傾聽企業家心聲,為企業紓困解難。
物流運輸是很多企業連接產品和市場的重要環節,在疫情的影響下,物流受阻,產品積壓,企業發展困難重重。
洛南縣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就面臨這樣的困境,合作社生產的草編手工藝制品大部分都是銷往國外,對外物流的一度停運,讓洛南縣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巧手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屈軍俠的生意舉步維艱。
屈軍俠帶領員工走進合作社,繼續進行手工編織生產,利用現有資源,提升手工藝制品的質量和水平,借助線上渠道進行宣傳,深挖銷售渠道。
“隨著經濟的恢復,最近出口了4集裝箱產品,而且手頭上陸陸續續新增了許多訂單。”她表示,“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困難只是暫時的,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終將過去,市場一定會迎來新的春天。”
進企業,不僅要了解企業難在哪,更應該厘清要怎么幫。
在洛南縣華裕牧業有限公司里,公司負責人楊雪莉每天看著3萬多只蛋雞生產的雞蛋積壓愁眉不展,雞蛋價格一路走低,持續在低價位運行,養雞場基本處于虧損經營狀態。
對于一家以蛋雞養殖為主的企業,蛋雞養殖業是蛋雞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楊雪莉講到,“雖然每天都有雞蛋出售,卻賣不上價,賣的多賠的多,多虧政府及時出臺了一些企業補助政策,開通‘綠色通道’,保障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運轉,有效的緩解了企業發展的壓力。”
同為養殖業,與蛋雞養殖相比,洛南縣石門鎮鑫磊家庭農場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國外豬肉進不來,國內市場需求量大,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豬肉市場前景一片大好。馮蘭芳面對生豬養殖利潤仍有較高的空間,她打算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吸收更多貧困戶加入養殖隊伍,帶領他們脫貧致富。
危機的本質是機會,“危”與“機”相伴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各級各部門應該主動作為、精準施策,協調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生產運行等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張永平說,“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該樹立堅定發展的信心,主動出擊,尋求發展新路徑,創新企業發展模式,提升抵御風險、戰勝危機的能力,以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挑戰,努力破解疫情帶來的問題和困難,共同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