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欣)每天早晨天剛亮,許忠山就在自家的羊棚里清掃食槽,給羊喂食飲水,整理圈舍,看著自家膘肥體壯的羊群,他打心底里高興。今年68歲的許忠山是魚河峁鎮唐硤溝村的普通村民,2016年被識別為貧困戶。面對貧困,他始終自強不息,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深刻含義。
2016年之前,許忠山一直在家以務農為生,鎮村干部和幫扶責任人多次來到了他家,和他談起了發展致富產業的打算,并告訴他產業發展還有政策補助,通過詳細談發展、算收入,從思想上激發了他發展的信心和動力,才讓他轉變思維,下決心搞起了養殖業。2017年在駐村干部和幫扶責任人共同努力下,許忠山通過小額貸款惠民政策借款20000元確定發展養羊產業,慢慢地5只羊變成29只,牛也從2頭變成4頭。自從發展養殖業后,許忠山脫貧致富的心勁一天比一天足,他下定決心,鉚足了勁,一定要借著國家的好政策,過上好生活。
“在政府的支持鼓勵下,我發展了養羊產業,養羊技術并不復雜,只要肯下功夫就能養好。現在我養了30幾只羊,等年底賣出去以后能收入4萬多。”許忠山說。
在得知魚河峁鎮要鼓勵群眾種植高粱和山地蘋果,貧困戶種植還有政策補貼,唐硤溝村通過集體股份合作社規劃后發展了600畝的訂單高粱和238畝的山地蘋果這些好消息后,為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許忠山一家也種了20多畝高粱。“去年我種植高粱收入了10000多元、種的大扁杏收入20000多元,還有光伏扶貧收入了7000多元,生活也寬裕了很多,在年底終于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順利脫貧了。”許忠山說。在自己脫貧產業穩步發展的過程中,許忠山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他表示,現在的他信心十足,將來會繼續擴大自己的養羊規模,并為在養羊方面有需要的村民提供技術幫助。
如今的許忠山,成了村子里的模范,2017年被唐硤溝村村委會評為五好文明家庭、2018年被唐硤溝村村委會評為十星級文明戶、2019被榆陽區扶貧辦評為脫貧示范戶。短短的幾年,那個曾經徘徊在溫飽線上的貧困戶,發展起了養殖產業、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幸福的日子。這一路走來,他總覺得前半輩子在“蹣跚學步”,現在終于跑起來了,跑起來的是日子、是希望、是黨的政策照耀下的新生活。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