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在熱處理一線淬煉
在黨委秘書崗位耕耘錘煉
在技工教育崗位深沉思考
如今涅槃重生
在職業教育戰線
勇敢開拓求變求新求發展
為爭取中外合作項目落地
他克服重重困難據理力爭
為讓學子在大賽取得佳績
他不畏艱難擠出資金確保實訓順利進行
建設首個“工匠星空”實踐載體
讓學生匠心筑夢綻放青春
守初心擔使命
他始終堅守共產黨員信仰
勇挑“精準扶貧”之教育扶貧重任
率先招就建檔立卡貧困生
多措并舉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親自組織親自帶領學生千里馳援企業提產上量
他認真學習貫徹4月22日習總書記來陜汽考察時“四新”要求
注重培育社會需要的“四新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他就是榮獲陜西省第三屆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獎
技工教育戰線急先鋒——陜汽技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李亞平
出生于1973年的李亞平,曾經在陜汽控股生產一線及黨委秘書崗位鍛煉多年,由于綜合素質強、作風過硬,2016年被陜汽控股任命為陜汽技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在技工教育低谷期擔任陜汽技工學校校長的李亞平,深諳技工教育之艱難,但長期積累的工作經驗讓他有了奮起發力的底氣和勇氣。在技工教育這條不平坦的道路上,他大膽開拓,勇創先河,成功使陜西技工教育首個中外合作項目落戶陜汽技校;使陜西省首個建筑金屬構造項目落地陜汽技校;統籌資源,創建獨具行業優勢的重型車輛維修專業。他是工匠文化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在陜汽技校建設了首個“工匠星空”實踐實體;他是扶貧攻堅先鋒,帶領陜汽技校率先實施“精準扶貧”之教育扶貧,優先招收和安置貧困生,有力支持了陜汽控股“精準扶貧”工作,為陜西追趕超越奮力譜寫新篇章作出應有貢獻。
培養高技能人才高端引領國際合作項目
在困難時期接任校長的李亞平,發揮陜汽控股及學校平臺優勢,最大限度爭取國家培訓項目補貼和政策,助力高技能人才培養。在陜西省人社廳幫助下,李亞平多方爭取,為高端引領國際合作邁出了第一步。2016年6月份正式成立了陜汽技校中奧(陜西)國際標準焊接技術培訓中心,撬動政府資源,該項目不僅為學校爭取政府培訓補助,同時借助此平臺確立了學校在陜西省技工院校中的核心地位。中奧項目得到了陜西省人社廳領導及專家組高度肯定,并成功申報了人社部2016-2017年國家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設項目。該項目還被陜西中華職教社列入2016年大事記。
以賽促教建設新項目培養國家緊缺高技能人才
在李亞平堅持和主導下,2019年學校在大賽上實現了多項突破,1名教師獲得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鋼結構焊接職業技能競賽個人總成績銀獎,被授予“全國鋼結構行業技術能手”和最年起的“陜汽工匠”稱號; 2名學生獲得“全國鋼結構行業優秀選手”稱號,1名學生獲“巾幗精英獎”稱號,教師董志成獲“優秀裁判員”、“優秀指導教師”稱號,教師趙哲鋒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學校榮獲“青工組團體獎第三名”、“優秀組織獎”等。有2名教師獲得陜汽控股“技術能手”稱號;首次將世界技能大賽的標準引入了企業,實現了大賽組織工作中“學生培訓職工”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世賽標準“金屬構造”比賽項目在陜汽職工技能大賽多能工培養方面的創新實踐和應用轉化,得到了陜汽控股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肯定。
今年,“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智能焊接職業技能競賽沖壓工(冷作鈑金工)項目”于10月19日—10月25日在陜汽技校舉行,這是學校首次代表陜西省承辦國家級二類競賽項目。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既飽含了教職工和學生的辛勤付出,更顯示了學校帶頭人李亞平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視和志存高遠的追求。他在學校受疫情影響資金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確保學生參賽實訓經費不減少,還專門外聘教練,保證培養出學生個個是頂級“匠才”。2018年,陜汽技校被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為建筑金屬構造項目陜西省集訓基地,目前該基地已成為陜西乃至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培訓基地。
勇擔社會責任教育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自脫貧攻堅大戰在三秦大地全面開戰以來,作為承擔陜汽教育扶貧主要責任的陜汽技校負責人李亞平深知教育扶貧是阻斷代際貧困的重要途徑。他從2016開始,就率先爭取“精準扶貧”政策支持,陜汽技校也是陜西省技工學校較早實施“精準扶貧”工作的學校。經多方努力,依托陜汽控股發展優勢,陜汽技校在全省范圍內與地市政府合作,定向招收政府轄區內貧困戶子弟,免費技能培訓,精準就業安置,達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靶向目標。
2017年至2019年,陜汽技校堅持以“精準扶貧”為抓手,有效突破學校的招生瓶頸;策劃實施“精準扶貧”技能培訓就業安置項目,借助陜汽控股與寶雞市、渭南市、安康市、漢中市、榆林市及商洛市商州區、銅川市耀州區、安康市漢陰縣等五市兩區一縣簽訂精準扶貧技能培訓戰略合作項目協議契機,招收建檔立卡貧困生,該項目被列入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創業工作典型案例。近三年累計招收“精準扶貧”學生1280余人,集中彰顯了陜汽技校作為企辦技工學校的社會責任。在教育扶貧項目的帶動下,學校作為一個以制造類專業為核心的企辦技工學校,連續三年年招生規模穩定在了1200人以上,在校生規模達到了3625人,為學校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得到了政府、企業、家長和學生的高度關注和肯定。
創新實踐實現首個“工匠星空”落地生根
李亞平立足技工院校發展,懷著對職教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奮力實踐,走出新路子、探索新形式,勇敢踐行新時代工匠精神,并主導創建的陜汽技校“工匠星空”是首創的工匠精神實踐主體。“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2017年11月24日世界上第一條工匠藍地毯在陜汽技校鋪設,陜汽工匠代表工匠群體第一次走上了屬于自己榮譽的工匠藍地毯,陜汽技校“工匠星空”揭牌,標志著世界上首個工匠精神實體——“工匠星空”在陜汽技校揭牌誕生。2020年《“工匠星空” 建設體系》即將發布,必將引發社會對工匠的進一步敬重。
助力復工復產培育“四新”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陜汽技校是由陜汽控股全資創辦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圍繞陜西裝備制造業重大戰略部署,尤其是汽車產業發展布局,近年來,李亞平為不斷加快教育改革,大膽嘗試,勇敢開拓,力求將學校打造成高端技術人才、孕育汽車工匠的搖籃。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亞平始終堅持較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三進三入”助力陜汽實現“六個排頭兵”。今年,陜汽技校面對疫情影響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發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勢,靈活辦學,通過線上線下培訓等方式,向陜汽控股及各子公司輸出人員、技術、服務,打通生產技術環節壁壘,為解決生產難題提供整套技術服務,為企業趕時間搶任務提供技術保證,有力支持了陜汽提質增效、提產上量。同時,年初按照省人社廳和集團公司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第一時間調整教學進度安排,在陜汽復工復產“與時間賽跑”過程中,開展“在崗職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與學生“跟崗實習”多措舉措,及時緩解企業技能員工不足情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是陜汽技校建校40年,“陜西汽車技工學校” 也將破格升級為“陜西汽車技師學院”,這無疑使李亞平這位“領頭雁”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心懷夢想,闊步向前,繼續奉獻在他所熱愛的職教事業上。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