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國家“七五”重點建設項目安康水電站,迎來了她30周歲生日。" />
12月12日,國家“七五”重點建設項目安康水電站,迎來了她30周歲生日。
時間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作為中國“七五”國家發展計劃中的能源建設重點工程之一的安康水電站址,最終被圈定在距離安康縣城十八公里的漢江上游,一個叫做火石巖的迂回河灣之上。
1990年12月12日,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西北電管局劉宏局長陪同國家能源投資公司總經理姚振炎等抵安康,參加4號機發電剪彩儀式。這一天,是一個劃時代的新起點,是安康水電站的新開端。
隨著企業發展,設備改造迫在眉睫。“當時,沒有經驗可循,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廠副總工程師姚保良說到。為了實現設備自動化,他帶領著技術組制定工作方案,嚴格每一道程序,成長了一批馬濤、劉保安這樣的中央企業技術能手。2002年安康水電站實現了計算機監控改造。2010年完成110KV、330KVGIS的整體更換。2016年至2020年,經過4年的努力電站完成了4臺機組首輪次A修及水輪機改造。設備可靠性大幅提高,累計發電量645億千瓦時,安全生產實現7768天,為提高設備穩定性和陜西電網安全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突出經濟效益的同時,該廠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雨情、水情隨時動態變化,我們要密切關注安康全流域3.57萬平方公里的水雨情,及時調整水庫調度計劃”水工分場副主任石靜濤介紹。電站嚴格遵循汛期“防汛第一、發電第二”的指導方針,周密準備,科學調度,最大限度發揮電站削峰、錯峰、滯洪作用,安全度過一萬流量及以上洪水32次,確保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保障瀛湖水質安全,電站常態化開展庫區漂浮物打撈,確保庫區水面清潔,漢江出陜斷面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水Ⅱ類標準,服務“一江清水供京津”國家戰略。企業走出了一條防汛發電與生態環保和諧共贏的新路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站在新的起點上,該廠將從“積極融入、全力支撐、扎實落地”三個維度上推進國網戰略落地實施,向社會奉獻清潔能源、智慧能源,為支撐陜西省電力公司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服務陜西追趕超越和陜南綠色崛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張楚翌 通訊員:栗莎)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