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劉小春)在2021年省市兩會上,民建商洛市委會和民建界別的32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難點問題,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參政議政,市委會及會員委員共提交大會發言材料4份、集體提案33件、個人提(議)案52件,內容涉及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營商環境、生態文化旅游等多個方面。
在陜西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民建商洛市委會主委趙水利提交《關于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創新發展的建議》《關于持續發展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等個人提案5件。圍繞如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她表示,要始終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做“兩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充分利用好商洛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生態旅游、康養產業、有機農業、新材料等綠色循環產業,讓綠水青山溢出更多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用好商洛“中國氣候康養之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兩個國家級“金字招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商洛市四屆人大七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張祖平、龍小莉、李蓉等6名會員提交《關于推廣板栗GAP標準促進全市板栗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關于對高素質農民出臺扶持政策的建議》等建議8件。
在商洛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上,民建商洛市委會提交集體提案33件,其中《關于提升中心城區公用事業保障服務水平的建議》被評為“一號提案”,《關于加快和規范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等6件集體提案被評為重點提案。市政協委員趙水利、崔建國等24名會員提交個人提案39件,13名會員提交的個人提案被評為重點提案,書面發言兩篇。市政協對2020年提案等工作進行了通報表彰,民建商洛市委會被評為提案工作先進單位;集體提案《關于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的建議》被評為優秀提案,《關于商洛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被評為優秀調研協商成果二等獎,《關于加強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作的建議》被評為優秀社情民意信息;會員魏芳、方向撰寫的《關于加快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后續產業發展的建議》《關于全面營造尊師重教氛圍的建議》被評為優秀提案,潘太生撰寫的《學習浙江“健康碼”三色管理經驗,科學抓好抗疫復產復工工作》被評為優秀社情民意信息。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