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維博
陜西全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最近一次主題黨日活動是在紅色軍臺嶺戰斗遺址上開展的,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汪全現帶領黨支部7名中共黨員和2名入黨積極分子面向軍臺嶺戰斗紀念碑,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讓散落在荒煙漫草間的革命遺跡重新煥發生機,啟迪來人,照亮未來,我自豪自己做了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在自己一手修復重建起來的革命遺址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同時看到越來越多的干部群眾來這里接受紅色文化洗禮,汪全現感慨萬千。
位于王益區東北部的軍臺嶺是銅川市老市區的制高點,在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是國民黨軍封鎖陜北解放區的前沿陣地,也是控制隴海鐵路咸銅支線的重要據點。這里曾經發生過3次激烈的戰斗,留下了烽火硝煙的戰斗遺跡……
“我從小吃過苦,有英雄情結,王益區又是我的第二家鄉,每次聽到當地人講起軍臺嶺的戰斗故事,忍不住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汪全現向記者講述他建設紅色軍臺嶺景區的經過。
帶領支部在紅色軍臺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近年來,依托軍臺嶺戰斗的紅色文化資源,王益區定位于通過特色鄉村文化旅游建設將軍臺嶺打造成中國一流紅色旅游目的地和全國紅色旅游綜合創新示范基地,并以此為旅游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當聽說要把軍臺嶺建設成3A級景區紅色景區,多年從事建筑行業的汪全現認為這既是告慰先烈、傳承紅色文化資源的好形式,也是文旅融合、滿足周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利民工程。“我堅定不移地要為紅色軍臺嶺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因為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建設美好家園我義不容辭。”汪全現說。
拿下項目標書,要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完成相關基礎設施,汪全現可是費了心思,不但抽調公司精兵強將參與項目,連他自己也親自參與到軍臺嶺的建設中,小到浮雕的內容設計、尺寸大小,大到三個碉堡的建筑風格定位,到戰壕的修新如舊,他都參與其中、把關審定。汪全現講到:“我是正兒八經的撲下身子,擼起袖子,走在前頭。在去年建黨節前,軍臺嶺基礎設施全部完工,為黨的生日獻上了一份厚禮。”
如今,軍臺嶺被命名為“王益區紅色軍臺嶺黨性教育基地”“王益區軍臺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成為“銅川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照金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
“沒有銅川,就沒有我的今天”
現年40歲的汪全現出生在商洛市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因為家境貧寒,他早早就輟了學,17歲就背起鋪蓋卷離開家鄉,孤身一人先后來到西安、山西、銅川等地打工,他下過礦井,到建筑工地搬過磚塊,扛過水泥,憑著干活踏實,為人厚道的做人準則,受到了工友和朋友的一致稱贊。
2000年前后,他在銅川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從此便在銅川扎下了根。隨后,在王益區組建了全勝爆破拆除工程公司,2009年在原有基礎上成立了陜西全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銅川打拼二十余年的汪全現已安家王益區,成為銅川人民中的一員。對于銅川市,他感情篤深,他常說:“沒有銅川,就沒有我的今天”。
帶著感恩的心,他積極投身王益區的脫貧攻堅戰役中,在自己脫貧致富的同時,帶領鄉親們共同脫貧致富。2017年6月,他主動參與到精準扶貧工作,在了解貧困戶徐光華的居住情況后,當即為其修繕房屋,包工包料,不讓貧困戶出一分錢。在解決其居住問題后,他又與貧困戶建立長期幫扶關系,時常幫助解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盡心盡力辦好事、辦實事,通過智力支持、物資幫扶、技術指導、帶動就業等方式,在富民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給予支持,鞏固脫貧成果。
2017年至今,他參加由王益區委文明辦組織開展的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活動,向九名貧困大學生共捐款3.6萬元;在“黨建扶貧聯盟”革命老區行活動中捐款3000元;參加由區教體局組織的貧困大學生資助活動,向五名貧困大學生共捐款1萬元,并幫助剛畢業的貧困大學生到自己公司就業;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宜古村村民王紅莉捐款5000元;參加區政協組織的“我陪孩子過六一”活動,并捐款5000元。
80后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家鄉部分群眾房屋受損,汪全現及時趕回村里,到房屋受災嚴重的8戶群眾家中送上慰問金,并主動墊資建設盧家坪災民搬遷安置點,使11戶災民按時搬進新居。2013年春節前,為村里的老黨員、五保戶以及困難家庭送去了兩萬余元的過節禮品和新年紅包。2014年春節,他為鄉敬老院孤寡老人送上保暖內衣,米、面、油、大肉、蘋果等過年物資,同時出資慰問困難群眾。2016年1月,為解決雨天村里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捐款8萬元為聯盟村搭橋修路。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返鄉探親的汪全現為家鄉鎮安縣米糧鎮疫情防控站點捐贈口罩,并送去慰問品、資助防疫經費1萬元。同時積極向當地黨組織報到,參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組織村里的年輕黨員、返鄉青年成立“疫情防控義務宣傳隊”,購買防疫消殺物資,走村入戶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消殺工作。
回到銅川后,他又馬不停蹄聯系公司工程項目所在地主管單位,扎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推進項目順利復工復產;作為公司黨支部書記,帶頭捐款支援疫情防控一線,大家踴躍參與,共收到捐款2900余元。
2005年至今,他先后為抗震救災、建橋修路、修建校舍,資助幫扶孤寡老人、五保戶、困難群眾以及困難老黨員、捐資助學王益區的大學生等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共捐款捐物150多萬元,同時他多次積極主動聯系銅川區域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到他公司、項目務工,幫助解決就業問題,力所能及助人之困。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他又慷慨解囊1萬元用于家鄉各界愛心濟困協會事業的發展。
汪全現作為年輕黨員,不忘初心,在艱苦創業的同時,積極參與到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的發展戰略,踴躍投身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用行動詮釋了一個80后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汪全現被評為銅川市第四屆助人為樂道德模范
他的愛心和善舉大家不會忘記,2015年獲評“商洛好人”;2016年4月入選“陜西好人榜”;2017年初經商洛市委文明辦、銅川市委文明辦一并推薦,入選由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國文明網承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中國好人榜”;2017年1月,由銅川市文明委授予“銅川市第四屆“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2019年2月,由中共銅川市委辦公室授予“銅川市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2020年,榮獲王益區脫貧攻堅“最美人物”表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