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8月17日上午,銅川市“加快項目建設 奮力推進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六) ——《領航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加速度”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專場在銅川市圖書館舉行,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周浩就園區經濟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進行了介紹。
據了解,銅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重點項目建設工作,著力打造“六大產業集群”,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作為銅川市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積極推動“鏈長制”建設。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增長24%;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0.7億元,增長43%;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完成投資1.3億元,增長28%,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與此同時,產業園2021年共簽約鋁精深加工合同項目4個、汽車零部件合同項目6個,涉及金額共56.4億元,項目建成達產達效后可實現產值150億元。
“銅川市董家河經濟循環產業園2021年重大項目建設包含鋁精深加工產業鏈、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集群、基礎設施配套三大各方面”周浩介紹說。
產業園通過堅持打造“煤-電-鋁(鋁深加工)-建材”聯產聯營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陜西美鑫、銘帝集團、益鑫豐、良鼎瑞等企業已建成投產,循環經濟產業鏈已完全閉環,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鋁精深加工產業鏈向縱深發展,今年以來,產業園持續推動鋁產業向高端縱深發展,在建鋁精深加工產業項目4個,年加工能力20萬噸,達產達效后可實現產值6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產業園現有及在建的鋁加工企業完全達效后,年用鋁需求已遠遠大于30萬噸,再生鋁項目諸多優點可破解鋁原料不足的難題。產業園牢牢把握鋁產業鏈源頭,加快推進銀聚公司年內開工建設一期30萬噸再生鋁項目,達產達效后可實現產值60億元;加快與陜西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洽談年產60萬噸再生鋁項目,爭取年內簽約落地、開工建設,達產達效后可實現產值120億元;鼓勵現有鋁加工企業開展廢鋁回收加工再利用,現有建成企業共計21萬噸,可實現產值42億元。預計到2023年,產業園再生鋁規模達到132萬噸,可實現直接產值264億元。
產業園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搶抓陜西300萬輛汽車產能機遇,做大做強“陜西制造,銅川配套”,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達美輪轂、特必克摩擦片、文達車橋3家企業已建成投產,可實現年產值近5億元,汽車輪系產業鏈已經形成。今年來,產業園加速產業集聚,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主要從輕量化、綠色化、智能化上求突破。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在建重點項目3個,總投資8.6億元,達產達效后可實現產值13.2億元。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集群效應凸顯,目前,德沃智達100萬套汽車車輪項目,正在實施樁基工程,預計年底廠房主體可建成,達產達效后可實現產值3億元;力得年產100萬套盤式制動器項目,部分生產設備已到場,預計年底投產,達產達效后可實現產值10億元;鑫達汽車零部件企業定制廠房建設項目,正在吊裝鋼結構,預計年底建成,可實現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
近年來,產業園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升基礎設施整體配套水平,園區承載能力不斷提升。自來水日供水能力達到4000立方米,110KV變電站建成投運,供電線路已接入現有企業,重點企業實現雙回路供電。錦泰六路、錦業二路、迎賓南路、錦業三路、錦輝一路5條道路建成通車,總里程8.4公里,縱橫主干道已基本形成。鋪設了錦泰六路、鋁廠北路、錦業二路、迎賓南路段、錦輝一路的燃氣管網7公里,日供氣能力24萬立方米。全面滿足了企業水、電、路、氣、訊的配套服務需求。基礎設施配套日益完善,2021年,計劃實施雙創基地、污水處理廠、供熱管網、規劃路、錦輝一路西段、錦園三路雨污管網等6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近7億元,產業園 “硬實力”和“軟實力”將全面提升。
周浩表示,下一步,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有力的舉措,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環境大抓落實,在做優做實“陜西制造、銅川配套 ”“西安研發、銅川轉化”“關中建設、銅川增材”上出實招、求實效,不斷拓寬、拓深鋁精深加工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確保“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好局、起好步。(孟星辰)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