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來,定邊縣遭遇了嚴重的伏旱天氣,7月份城區月平均氣溫及月降雨量均達到歷史同期一高一低之最。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定邊縣部分鄉鎮農作物大面積絕收,人畜飲水出現困難。
定邊縣縣委書記胡統金調研旱情
為積極應對旱情,定邊縣通過三級聯動、多部門聯合,爭天時、占地利、聚人和,多措并舉抗旱救災保民生,力求將旱情影響降至最低,有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級聯動聚合力 齊抓共管擔使命
為保證上下一盤棋,定邊縣健全完善縣調度、鎮落實、村排查的三級聯動體系,強化多部門聯合,全力抗旱救災保民生。
定邊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姬世平調研旱情
進入旱期以來,為了全力保障糧食生產,有效降低農作物損失,定邊縣加強組織領導,先后多次召開抗旱工作推進會,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農業、水利、氣象等部門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并成立抗旱救災工作指導組、督導組和抗旱救災技術指導組,明確工作職責,落實落細任務分工;制定印發了《定邊縣2021年農業抗旱救災工作應急預案》《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及時啟動二級應急響應,指導鄉鎮同步啟動三級應急響應,強化應急保障;制定印發了《定邊縣農村飲水安全抗旱應急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各鄉鎮開展水窖缺水情況排查,下達15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優先保障居民飲水。
當地企業將生活用水送到農戶家
多措并舉搶先機 眾志成城抗大旱
運用氣象監測“爭天時”。定邊縣氣象、水利等部門及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全縣旱情監測分析和評估,科學研判旱情發展趨勢,及時發布雨情、水情信息,并抓住有利天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最大限度地發揮氣象工作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
定邊縣嚴重干旱造成部分鄉鎮農作物大面積絕收
挖掘現有水資源“占地利”。實施科學增水,加大對縣內中小型水庫的調水力度,最大限度發揮現有水資源作用。實施科學補水,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庫、集雨補灌、高標準農田等水利設施,進行全面補灌。全縣緊急開啟17個應急水源供水點,并將正在實施的白于山區蓄水池(試點)工程中部分村的集中供水點、34個100方蓄水池也投入使用作為應急取水點;審批了470余眼臨時抗旱機井,有效緩解旱情帶來的飲水困難問題;恢復土地整理項目、殘次林改造項目區水電供應,正常啟用水井326眼,共計可灌溉面積16萬畝;停止對大型工業企業、能耗企業的電力供應,并對農業用電進行增容改造,撥付病蟲防治資金500萬元,用于藥防和技防。
定邊縣安邊鎮白興莊村集雨補灌供水點
實施科學管水,全面推廣節水灌溉,進一步倡導節約用水意識,擴大引黃供水范圍。通過財政資金以獎代補的方式,發動群眾購買發電機組1090臺,臨時安裝變壓器26臺、抽水泵2860臺、輸水軟管道20千米、立桿噴3010套、滴灌毛管1800多萬米,累計投入資金達5465萬元。
發動全縣干部群眾“聚人和”。號召發動廣大干部把思想和精力凝聚到當前抗旱救災工作中,將抗旱救災工作作為當前農業農村中心工作來抓,聯合鄉鎮發動群眾自主能動性,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全力抗災自救。定邊縣林業局、縣農業農村局迅速行動,整合技術力量,抽調業務骨干,深入農村一線指導農戶、生產經營主體采取節水灌溉、秸桿覆蓋、搶墑補種等抗旱保墑措施。截至目前,全縣搶墑補種檸條270畝,苜蓿3551畝,燕麥等其他草種783.6畝。
面對遭遇的持續干旱,定邊縣在全力抗旱減災的同時積極反思,立足當下謀長遠,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抗旱情抓反思、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大討論。深入思考,積極探討定邊農業如何解放思想、革舊立新,立足稟賦、發揮優勢、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截至目前,全縣20個鄉鎮、街辦、便民服務中心,52個部門、單位已開展“抗旱情抓反思、助力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并取得一定成果。(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杜倩 蔣瑞)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