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佳縣紅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佳縣紅棗的市場占有份額,促進佳縣鮮棗和紅棗系列產品銷售,增加棗農收入,推動縣域經濟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9月23日,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東方紅故鄉佳縣第四屆紅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在東方紅文化產業園舉行,同時在泥河溝、大會坪、小會坪設3個分會場進行游園采摘和文化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以“豐收葭州、景美棗甜、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為主題,通過舉辦文化活動、采摘體驗、論壇交流、產品展銷訂購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展示“東方紅故鄉·中國紅棗名鄉——佳縣”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旅游文化資源,打造旅游+扶貧+生態農業新業態,通過“產研學、種養加”的產業發展總體思路,與全國高等院校、知名紅棗企業加強交流,做大佳縣紅棗品牌,促進棗農致富,推動縣域經濟健康快速高質量發展。
佳縣是頌歌《東方紅》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棗樹栽培最早的地方,在朱家坬鎮泥河溝村有36畝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處栽培歷史最長、面積最大、品質最好的古棗林,也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株數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千年老棗樹群落。佳縣紅棗個大、皮薄、肉厚、核小、色鮮,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極佳的營養滋補品,北京《同仁堂志》有“葭州紅棗入藥可醫百病”的記載。佳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名鄉”,古棗園系統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佳縣現有紅棗栽植面積82萬畝,其中有機紅棗產地認證面積30萬畝,正常年景產棗5億斤,產值達10億多元。
中共佳縣縣委書記姬躍飛致辭
近年來,佳縣全面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舉措,成功創建為“陜西省十大旅游示范縣”,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把紅棗主導產業放在全縣工作的重要位置,堅持抓品牌、建基地、深轉化、促營銷,建成紅棗規上加工企業12個,并通過科技創新,不斷延伸紅棗產業鏈條,生產出紅棗干制品、冰酒、紅棗酵素等16種產品,特別是紫晶棗等產品遠銷歐美、日本、香港等海內外市場。
“十四五”時期,佳縣將大力實施“4311”工程:“4”即實施“四大戰略”:園區帶動、棗畜富民、文旅跨越、城鄉融合;“3”即發展“三大產業”:以榆佳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的現代工業、以優質有機紅棗為龍頭的現代農業、以沿黃生態文化旅游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1”即狠抓“一個推進”:加快推進撤縣設區融入榆林中心城市;“1”即實現“一大目標”:建成“兩區一基地”,世界一流高端光伏產業基地、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陜西黃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奮力譜寫佳縣新時代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記者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