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永國)11月23日,咸陽市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首場新聞發布會。中共咸陽市秦都區委副書記段志華、渭城區委副書記張青會、中共興平市委副書記張勇和武功縣委副書記喬恩平分別介紹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所取得的進展和成效,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秦都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以為民辦事的“力度”標注群眾幸福的“刻度”,壓實惠民答卷的“厚度”,提升發展實績的“溫度”。先后征集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民生實事37大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000余件,調處矛盾糾紛1011件。投入200萬元保障農村清潔取暖,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2.6萬個,建成彩虹小學綜合樓等4個項目、新增學位1.2萬個,在40多個學校開設“四點半課堂”、為5萬名學生提供“課后服務”。
渭城區以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和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為根本抓手,策劃推出一系列惠民便民的新舉措,形成“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221個,其中46個便民惠民項目作為區級項目銷號管理,社會民生事業先后完成投資10億元,2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接近尾聲,10個日間照料中心建成,新增就業4133人;推行區、街道、社區三級便民服務幫辦度,累計幫辦代辦事項1300余件,以暖心服務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興平市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找準群眾訴求,著力實施“十項惠民行動”,積極興辦各類民生實事,投資16.29億元實施58項票決出的民生實事項目,改造汽車客運站、火車站廣場、城市背街小巷等一批城建交通項目,建成興渭大道綠化、槐里綠地等生態工程,打造富民產業園區6個,完成農村冬季清潔取暖改造7.7萬戶,提升通村道路200多公里,實施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項目4個等等,以一件件“小民生”贏得百姓“大民心”。
武功縣聚焦“辦實事”重點任務,積極回應群眾關心關切,投資11億元實施的20件惠民實事已完成16件,改造提升農村幼兒園、老舊小區,推進國道344等道路改擴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38萬人、創收15.4億元;建成城區日間照料中心6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47個,滿足了4.58萬名農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需求,從兜底保障到多樣化多層次辦實事,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據悉,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決定于11月下旬開始,連續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全面介紹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咸陽各市區縣、各有關部門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的進展和成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