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是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產業升級是實現二者有機銜接的必然要求。近年來,神木市結合實際,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不斷支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
高家堡鎮緊緊抓住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機遇,圍繞“抓黨建、興產業、促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對肉牛養殖,小雜糧、中藥材種植等產業的扶持力度,實施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配套工程,讓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高家堡鎮石圪嶗村地理環境好,水資源豐富,適合發展畜牧業,一直以來,這里村民主要以種田為生,一年辛辛苦苦下來,村民們收入微薄。2021年,高家堡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神木市茂盛源有限公司在石圪嶗村投資建設肉牛全產業鏈項目。神木市茂盛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虎成說:“我們以前也養過牛,后來想返鄉創業,為家鄉做一點貢獻,這個想法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從征地到后來的‘三通一平’工程,政府的支持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養殖的信心。”
為促進綠色養殖,該公司新建了3萬平方米高標準牛舍,可容納5000頭基礎母牛,配套建設了草棚、青貯窖、飼草棚等設施,購置飼草加工、喂養設備20多臺,大大提升標準化養殖水平,實現標準化、機械化、規模化畜牧業發展新路子。
走進神木市茂盛源有限公司養殖基地,可以看到飼養員李龍正在給牛調拌飼料,熟練地開著電動小鏟車在草料棚和牛棚之間穿梭。“我們現在喂738頭牛,從上草到攪拌、撒料全都是機械化,這樣也大大減少了我們的勞動力,兩個小時就可完成所有的喂養。”李龍笑著說道。
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綠色養殖,該公司積極探索建立“公司+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逐步實現肉牛養殖業由以往的分散型、粗放型向規模化、機械化、精細化生產方式轉變。
高虎成說:“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打造‘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一期計劃養殖母牛3000頭,二期計劃養母牛5000頭,以產業發展帶動周邊的村民增收致富,為高家堡高質量發展增磚添瓦。”
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近年來,沙峁鎮也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提升和增強鎮域經濟發展活力。
2021年,沙峁鎮黨委、政府根據鄉村振興整體規劃,成功將石角塔村1000畝土地流轉到村集體,通過多方爭取將龍華集團引入沙峁鎮石角塔村,以每年每畝500元的價格承包給龍華振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企業資本優勢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了1000多畝土地的平整工作,完善水電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基本上能夠滿足種植條件。龍華振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徐浪說:“這1000多畝土地,用于發展有機、綠色、健康產業。我們分為三個區域種植,主要是大棚區、果樹區、大田區。今年我們還計劃籌建一個養殖項目,最終形成種養殖循環產業鏈,爭取打造成為神木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化生態農業生產基地。”
“項目建成后在帶動本村群眾就業增收的同時,逐步吸收周邊鄉村閑散勞動力,不僅可以保證村集體有土地租賃收入,而且可以通過就業獲得持續性收入,實現村民的創收增收。”沙峁鎮副鎮長楊志強說。
據了解,該項目的實施,不僅盤活了沉睡的土地,帶來了充實的資金和人才保障,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的收入,起到引領帶動作用,為神木南部鎮街實現鄉村振興提供范例。
厚植產業發展根基,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近年來,神木市立足資源優勢,把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通過盤活村級閑置土地、資產,扶持龍頭企業,培育特色精品產業,打造特色明顯的農業產業經濟,讓農民“換新業”,有了“好錢景”,促進全市鄉村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通訊員 郭芳 溫子瑞)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