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文輝
個人小傳
王鵬,陜西西安人,中共黨員,工程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碩士。2001年7月參加工作,先后擔任西安藍港數字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項目經理、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現任西安藍溪科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陜西嘉益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市工商聯兼職副主席,陜西省青聯第九、十、十一屆委員、常委,陜西省青年軍民融合產業與技術聯盟發起人,首任秘書長,西安市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第一屆常務副會長,陜西省工商聯第十三屆執委,西安市雁塔區工商聯常委,雁塔區總商會第五屆、六屆副會長。清華大學啟迪鉆石企業及重點培養企業干部,兩次獲得西安高新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先后獲得陜西省優秀青年企業家、陜西省五四青年獎章、西安市優秀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民營企業家、陜西省優秀企業家、陜西省非公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稱號;2019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簡介
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原創產品的研發企業,從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制產品噻霉酮問世,并填補國際、國內空白開始,公司已建立了一總部二基地四中心的基本模型。企業總部位于西安高新區,生產基地和研發機構分別位于西安、上海、大連、南京,并同時在非洲、東盟、澳洲等“一帶一路”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進行市場布局。
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植物保護、文物修復、武器裝備、航海造船等領域,先后獲得“第一屆美國匹茲堡世界發明與新產品博覽會銀獎”“首屆中國農科城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后稷金像獎”“陜西省第三屆科技成果交易洽談會金獎”等殊榮。2005年作為西部省份首個項目被列入“第十批國債項目”;2008年獲得“國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09年獲得“國家發改委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2011年,公司率先引進了國內擁有院士最多研究所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功能糖生物工程集成技術和研究成果”,一期工程“COS-糖鏈疫苗”即高活性寡糖提純和應用順利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并投產。項目采用基因科學、高通量基因芯片、糖生物科學、生物集成技術應用和安全農業產業鏈產品營銷為基本商業模式,全面改善作物品質,提升食品安全等級和增強國際競爭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平衡及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公司先后與清華大學、中科院化物所、中科院微生物所、聯合國亞洲劑型中心、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國農大、南京農大、西北大學、西北農大等開展交流和項目合作,僅2017年申報發明專利就達27項,目前擁有陜西省著名商標3枚,西安市著名商標3枚。
西大華特始終秉承“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堅持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國家脫貧攻堅、糧食安全、鄉村振興戰略。近五年,累計服務小麥、水稻、玉米種植面積逾1.3億畝,增產糧食110萬噸以上,增收逾10.5億元,為國家糧食豐產豐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近年來,公司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開展“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的立體式國際合作,業務遍布全球三大洲10余個國家。先后與美國LANDSAY、以色列Netafim、意大利Biolchim、美國猶他州Cytozyme等公司達成合作,并同美國UCD大學、荷蘭Wa-geningen UR大學、以色列海法大學、以色列加利利學院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和科技研發與科研成果轉化平臺。2019年5月,西大華特與以色列海法大學共同成立CIC中國西北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并在西安和特拉維夫分別設有分中心,致力于將國際先進農業科技引入我國;在農業大數據、智慧農業、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方面,借助清華大學的技術優勢,篩選整理技術包1.2萬余件。目前在孵3個產業化項目,鏈接5個技術合作機構,搭建含OECD實驗室等在內的5個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
堅持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近五年,公司累計捐贈物資、資金超過1262.7萬元,其中:2019年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香梨綠色產業帶扶貧項目捐贈物資867.3萬元;2020年向江西、安徽、江蘇等省捐贈抗洪救災物資225.4萬元;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累計捐贈抗疫款物超過170萬元。
科技報國心懷“國之大者”的創業路
2003年,25歲的王鵬自覺肩負起企業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雙重使命,在國家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和“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國家戰略大背景下,以“尊重科學,崇尚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走上創業之路。在他主導下,由西北大學化學系自主研發,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制化合物噻霉酮問世,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先后獲得“第一屆美國匹茲堡世界發明與新產品博覽會銀獎”“首屆中國農科城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后稷金像獎”和“陜西省第三屆科技成果交易洽談會金獎”等。2005年,噻霉酮系列產品成為西部省份首個國債支持的重點建設項目;2008年,噻霉酮項目入選國家科技部支持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09年,噻霉酮產品商標被授予“陜西省著名商標”;同年,噻霉酮產業化項目入列“國家發改委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名單。2011年,王鵬帶領創業團隊率先引進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糖生物工程集成技術和研究成果”,一期工程“COS-糖鏈植物疫苗”——高活性寡糖提純和應用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有關部門驗收并投產,助力解決影響“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重大問題,服務于未來大農業發展。
多年來,王鵬帶領團隊積極開展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開展交流學習,不斷開拓思維,努力實現創新發展。先后與美國LANDSAY、以色列VAL-LEY、意大利Biolchim公司、美國猶他州Cytozyme等公司開展深度合作,不斷夯實服務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產品鏈。基于此,王鵬帶領公司先后建成“新型農用殺菌劑噻霉酮”“新型植物疫苗氨基寡糖”,以及小麥、水稻、馬鈴薯、蘋果、芒果、柑橘等作物示范項目工程3個,建立實驗示范園330多個,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科技部、海洋局、陜西省政府、江蘇省政府、安徽省政府、陜西省植物保護總站等有關方面高度認可。
踐行責任讓奮斗者的青春更加出彩
作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和陜西省優秀青年企業家代表,王鵬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牢記使命,積極作為,立足三秦,放眼世界,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在團隊建設中,他積極倡導建立了員工關懷機制與成長機制,組織公司青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組織開展環保活動,將綠色發展、保障糧食安全作為企業的最高使命。
多年來,王鵬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每年堅持組織開展綠化造林活動,累計植樹超過10萬株。汶川抗震救災中,王鵬作為公益項目的組織者,及時組織公司員工開展“伸援手獻愛心”公益捐助活動,為災區捐贈了總價值超過220萬元的物資,成為全省紅十字會系統響應最快的企業。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校80周年之際,為改善母校的教學環境,他帶領企業為母校捐贈了一批教學設備。2016年,他給受冰雹災害的宜川果農捐贈了價值6萬元的藥劑,其先進事跡被《農民日報》《陜西日報》、農林衛視等媒體報道。
同時,王鵬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先后參與了“萬企幫萬村”活動。2017年5月,為確保千陽縣劉家坳村夏糧穩產增收和貧困戶增收脫貧,王鵬帶領企業為該村650畝小麥免費提供防治藥劑,確保夏糧穩產增收。早在2015年,王鵬號還牽頭組織成立了蘋果產業科技扶貧項目組,輻射帶動周邊5000畝以上果園,使200戶貧困戶通過“優果工程”發展綠色種植,以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王鵬帶領團隊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了包括轉產防疫物資、捐款捐物等抗擊疫情的行動。他利用企業的科技優勢,同包括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在內的技術專家合作,通過技術工藝改造生產疫情防控急需的消毒產品,始終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出發點,用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先后向湖北省紅十字會和我省安康市紅十字會、咸陽市紅十字會等單位,累計捐款10余萬元,捐贈防疫物資近百萬元。同時,作為國家發改委確定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陜西嘉益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疫情防控之所急,圓滿完成了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達的環境消殺類產品的生產任務。
此外,王鵬還積極參與省青聯的建設工作,組織界別委員參加全國青聯、省青聯組織的各項活動,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創新成果和產業轉化緊密對接,用實際行動踐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在我省科技青年發展進步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2017年,王鵬所在的科技界別被評選為省青聯年度先進集體,他個人也當選省級優秀委員。
榜樣示范與三秦青年共筑中國夢
2003年,王鵬被派往陜西省重點高校產業化示范企業——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參與企業重組和改制工作。他作為主要參與改制的領導干部,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實踐。在華特工作的十多年中,他走遍了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在全國建立了1.4萬余個營銷網絡,從而確保6300萬畝良田獲得了豐厚回報。
王鵬以自己創業創新的實踐為范本,先后走進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京學院等10余所高校開展創業培訓,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為近百名在校大學生開展一對一創業輔導,連續5年每年為40名大學生提供就業實習崗位,為他們的成長成才創造機會、提供舞臺。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多年來,王鵬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帶領公司向著國際化、科技化、全球化的更高目標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奮斗者,正青春,奮斗者的人生也將更加出彩。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