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榆陽區鼓樓街道鴛鴦湖社區以湖濱南路36號小區為試點,采取“137治理模式”(即一個目標:打造文明和諧小區,共建美麗幸福家園;三方共建:社區領建、居民自建、單位聯建;七大服務:宣傳教育、平安穩定、關愛幫扶、文體活動、環境衛生、健康服務、文明勸導),使小區“改頭換面”,“老破舊”變身“幸福里”。
社區領建,筑牢組織“大門”。按照“街道黨工委+社區黨支部+小區黨支部”三級組織體系,奏響“建架構、配班子、強管理”三部曲,組建了21名在職黨員小區志愿服務隊,業委會、樓棟長、黨員志愿者,促進小區黨組織建設。同時以“五級五長、六員服務”為抓手,以單元長為末端建立起居民意見建議收集、事務受理、生活服務、文化活動、社區共治5大功能板塊于一體的鄰里中心圈,解決了居民辦事找不準程序、遇到困難不知道怎么辦的問題,形成了“群眾一句話訴求、5分鐘響應、問題1小時辦結”的“閉合循環”工作模式。
居民自建,走進百姓“家門”。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動、發揮作用”的要求,通過小區黨支部引領帶動業主委員會,要事聯商,重大決策共議,在小區建立議事協商工作機制,工作溝通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小區黨支部牽頭,業委會配合的工作機制。同時,小區黨支部成員與業委會成員進行交叉任職,由小區業委會主任任黨支部書記,突出黨建引領,業委會有紅色引領,小區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就不跑偏。
36號小區現有困難戶1戶、高齡老人32人、空巢老人2人,通過推進“近鄰”黨建模式,以“一幫一”“鄰里守望互助”形式開展互益性服務活動,同時支部成員做到小區樓院環境及時清、矛盾糾紛及時解決等,將居民擰成“一股繩”,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單位聯建,把準問題“脈門”。扎實推進“三張清單”工作,圍繞小區破舊墻體、車位規劃、設施落后等突出問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知民所需、精準服務,通過榆陽區創建中心、社區、業委會三方協商,把能夠實施的項目按照輕重緩急規劃、安排、實施。今年以來,社區聯合榆陽區創建中心出資22萬元,遵循“三清單”機制,對湖濱南路36號小區院落圍墻墻體采用水泥沙砂漿及真石漆噴刷的方式進行統一處理,并改造小區門頭。完成院落車位劃分,修建了摩托車電動車棚,規范小區業主停車,并配置了消防器材,建成小區文化墻、創文景觀小品、分類垃圾廳、小區座椅、文化娛樂棋盤等。(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劉鵬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