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最好的致敬,是書寫新的奮斗歷史。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今年,商州區將全面貫徹市委五屆三次全會精神和區委工作要求,緊扣“一都四區”總目標,圍繞“五區”建設總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項目和招商引資為支撐擴投資,以“五大工程”為抓手,著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8.5%。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擼起袖子加油干,把今年的目標任務付之于行動、見之于成效。
2023年,商州區將重點做好九方面工作:
堅持項目為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緊盯政策導向,搶抓西商融合發展機遇,謀劃包裝一批高質量項目,向上爭取過億元項目不少于50個,預算內項目資金爭取增長10%以上,爭取專項債券等各類資金不少于10億元。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程”,全年至少招引一個鏈主企業或頭部企業、一個高品質酒店。全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60億元以上,招引總部經濟3家以上。年度實施重點項目191個,盡快完成商洛化工產業園區認定并啟動建設,力爭何家塬、白草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列入國家規劃。加快推進文旅項目,確保江山微風牧場“七一”開園,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十一”開園。加快高鐵康養新城項目建設,力爭高鐵一路、高鐵十三路年內建成。加快電廠二期前期手續辦理,確保一季度開工。全力做好西十高鐵、市博物館等重大項目環境保障。
加快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陜西鋅業、延長氟硅等龍頭企業擴能增產,全年新增過億元企業2戶,新納規上工業企業5戶,規上工業新增產值突破40億元。爭取嶺南佳泰綠色建材預制構件、國飛無人機生產基地一期項目7月底前建成投產。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新建標準化廠房6萬平方米,新增入園企業至少5戶,園區工業總產值達到45億元,積極推進打造工業集中區“兩鏈融合先行示范基地”。加快商洛交通綜合物流園、商州區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萬噸油庫二期等項目建設。聚力提升萬達廣場、西街大都匯等城市商圈和特色街區品質。培育社區電商、直播帶貨、智慧家政等新業態、新模式,鞏固提升汽車、家電、零售餐飲等傳統消費,新增限上服務業企業4家。加快完善網絡基礎設施,新建5G基站45座。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重點培育LED半導體、數字化菊芋生產等數字化車間5家,培育繡球菌生產、眾合森工等智能化工廠3家。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支持互聯網醫院、智能家居等新場景應用,力爭年度數字經濟產值翻一番。
堅持市區共建,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大力實施道路“白改黑”和線纜落地工程。梯次推進25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中心廣場劇院周邊改造。新建一批小游園、小微綠地和生態停車場,持續深化城市門戶區等節點改造提升。加大違建管控力度。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大力整治城中村、背街小巷人居環境,構建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閉環”管理體系,高標準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省級示范區。加快建設高鐵康養新城,推進北新街東延、賀咀等片區開發,加速行政中心北側、西新社區安置房建設。建設多彩商州環城山地公園,完成南秦河生態治理二期工程。實施大荊、腰市等重點鎮路網提升、供水保障、流域治理工程,推進劉灣、金陵寺、夜村等鎮街道整治提升,穩步推進黑山、楊斜等集鎮提升改造。
補齊短板弱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化“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專項行動,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食用菌穩定在8000萬袋左右,種植菊芋5萬畝、中藥材10萬畝以上,實施核桃、板栗、櫻桃科管及林下種植5萬畝以上。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2個、產業強鎮1個、示范合作社4個、示范家庭農場3個。培養高素質農民300名,轉移農村勞動力10萬人以上,實施聯農帶農產業項目100個。深入推進廁所、垃圾、污水、風貌、庭院“五大革命”,推進三岔河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打造秦嶺山水鄉村示范片區5個。大力推進5G網絡和千兆光網進農村,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鎮3個。
突出人才引領,實施科教興區戰略。統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面,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推進第三幼兒園、第一小學擴建和職中遷建,秦韻產學研教育城、區十五小、十三幼9月建成投用,新增學位3500個。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行動,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推動飛地孵化器建設。強化校地、校企合作,支持“四主體一聯合”研發平臺建設,強化產業和區域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家以上。推廣轉化科技成果8項以上,技術合同交易額4000萬元以上。積極落實《西商融合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大力實施“名校+”“名醫院+”工程,建強創新型科技人才、領軍型企業人才、技能型產業人才、新型創新智庫“四支隊伍”,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100名以上。以務實舉措增強廣大干部干事創業本領,著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突破。
強化生態保護,擦亮綠色發展底色。持續抓好中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嚴厲打擊秦嶺“五亂”。加快“人盯人+秦嶺保護”監管平臺建設,構建“河、湖、林、田”四長制聯動機制,推進秦嶺保護區礦山礦權退出11座,營造林5萬畝,礦山生態恢復191畝,建設綠色礦山4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綠色交通,新建充電樁200個以上。
深化改革創新,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加快國有企業資源整合重組,盤活存量資產5億元以上。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搭建企業信用綜合服務平臺,新增中小微企業貸款15億元以上,貸款規模突破260億元。積極融入西商生活圈、生產圈、生態圈,主動對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經濟圈等重點城市群,全方位宣傳推介商州,積極承接產業及技術轉移,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新增市場主體3000戶以上。
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生活品質。鼓勵政府類投資項目以工代賑,年內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000人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10萬人左右,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加快秦韻產學研教育城、區第一小學擴建和區第三幼兒園建設進度,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強產業和區域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鎮辦社會工作站、智慧養老平臺建設,推動實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統籌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實施文化惠民演出150場以上,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年內主體建成。
創新基層治理,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扎實開展“八五”普法,提升全民法治素養。持續完善“人盯人+八抓八防”市域社會治理創新機制。強化政府債務預算監管,加強金融機構風險監管,深入開展非法集資、網絡借貸等非法金融問題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強化非煤礦山、危化品、城市燃氣、道路交通、自建房等領域安全監管,堅決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力爭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行政。積極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活動。
百舸爭流千帆競,攻堅克難奮者先。2023年,商州區委、區政府將團結帶領全區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省委“三個年”活動為沖鋒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加快“五區”建設、譜寫新時代商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而不懈奮斗。
策劃:焦丹龍 組稿:楊永良 董馨瑤
《各界導報》2023-02-15 第5371期 第5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