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麟游縣政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建好委員工作室作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政協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積極推行以“三個高標準建設、四個聚焦履職、四項制度保障”為主要內容的“344”模式,實現了鎮委員工作室、界別委員工作室及委員進駐三個全覆蓋,有力服務了界別群眾、凝聚了各界共識、提高了履職質量,彰顯出專門協商機構的生機活力,使委員工作室成為高效履職平臺。
三個高標準建設,聚力打造規范化履職平臺
縣政協堅持“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試點先行、注重實效”的原則,制定“統一規劃設置、統一設計版面、統一掛牌管理、統一配備設施、統一考核管理”的建設標準,縣政協領導親自帶隊為工作室協調落實工作場所,設計制作各類標識,配備桌椅、書柜等基本辦公設備,使委員工作室達到“八有標準”。按區域、界別、個人三種建設模式,建成委員工作室17個,界別委員工作室7個,區域委員工作室9個,個人委員工作室1個,做到委員工作室進鎮、進社區、進園區、進企業,實現各鎮全覆蓋、界別全覆蓋和委員入駐三個全覆蓋。工作室以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為重點,以聽民意、聚民智、解民憂、聚民心為目標,以打造“學習交流的新載體、聯系群眾的新紐帶、協商民主的新路徑、團結聯誼的新平臺”為工作定位,精準把握工作室性質定位、工作職能,根據工作實際和界別特色,真正把委員工作室建在了一線,嵌入了產業鏈,更好服務首位產業發展,服務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為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發揮作用搭建了新平臺。
四個聚焦履職,彰顯專門協商機構的生機活力
凝聚共識,強引導、促團結。縣政協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定期組織入駐委員開展線上線下學習活動,及時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委員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同時,在視察協商、調研走訪、讀書交流、宣傳宣講等活動中,傳遞黨的聲音、宣傳黨的成就、宣講黨的政策,引導委員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斷筑牢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更好地發揮“三個重要”作用。協商主責,勤商量、促和諧。工作室堅持開放理念,緊扣基層治理難點和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牽頭組織“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協商議政活動,去年以來,委員工作室聚焦民生實事、社會治理難事,開展協商活動25次,提出10余條針對性強、可操作性高的意見建議。打造“民生實事大家談”“有事好商量”等協商載體,采取會議協商、“云”上協商、上門協商、書面協商等靈活形式,開展主題協商活動50多場次,轉交20多條建設性建議,有效解決了一批焦點難點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民服務,辦實事、解難題。委員工作室立足“零距離”服務群眾“驛站”的職能定位,先后開展送醫療服務、送法律咨詢、送科普教育、送文化講座、送慈善愛心等服務活動,真正讓群眾得實惠、讓委員接地氣。工作室還堅持發揮界別特色和優勢,“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在活動中凝聚共識,助力發展
四項制度保障,力促工作室常態高效運行
建立完善“1+3+2+1”工作機制,出臺1個實施意見,制定委員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圖等3項配套制度,建立委員工作室工作日志、社情民意登記2種工作檔案,制定委員工作室管理考核辦法,并完善委員定期接待、走訪群眾、專題協商、成果反饋等機制,規范工作程序,使委員工作室運行更規范、工作更有保障、活動更具特色、管理更加規范,確保委員工作室有效運行。
委員工作室實行專委會日常服務、對口考核,提案委負責協調、綜合考評,季度召開工作匯報會、半年督查考核,年終考評表彰獎勵,并將委員參加工作室活動情況計入委員履職檔案,作為評選優秀政協委員的重要依據,充分調動委員履職的積極性。縣政協積極協調,縣政府大力支持,將委員工作室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專項預算項目,每年給每個工作室預算工作經費3000元,為工作的開展提供資金保障,進一步激勵工作室創新思路、豐富載體、彰顯特色、服務群眾,更好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共識,為追趕超越再出發,奮力挺進十強縣,奮力譜寫麟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麟游縣政協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政協工作要求,學習借鑒兄弟縣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著力把委員工作室建成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微講堂”、服務基層群眾的“連心橋”、實現履職作為的“新舞臺”,推動政協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麟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實習記者 劉楠 記者 牛小寧)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