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術講求頂天立地,既要有宏偉的目標追求,也要有腳踏實地的毅力。要讓理論成果更‘接地氣’,為地方發展服務,讓更多論文成果落地生根。”是商洛市政協委員、商洛學院糧食工程專業系主任胡選的學術目標。
博士畢業于日本筑波大學的胡選生,受國家西部計劃感召,選擇到商洛安家立業。他說,“商洛這片擁有豐富生物資源的地方吸引著我,它就像一個寶藏需要我們不斷去挖掘。”
胡選生查看學生做的泡菜
2022年5月,胡選生主動申報商洛市“千名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借助“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發展“納豆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形成產業鏈,把自己的專業研究成果轉換為商洛特色生態產品。
作為商洛市科技特派員,在陜西大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派駐期間,胡選生了解企業需求,與企業負責人協調溝通,依靠自身專業協助公司申報建立“商洛市豆制品產業研究院”,為企業后續產品研發助力。在此期間,他還主動聯系洛南縣民生食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公司撰寫陜西省科技廳綠色通道項目申報書,解決企業產品研發及項目申報問題。
2022年,商洛學院增設糧食工程本科專業,胡選生被委任為該專業系主任。他說,“設立西北地區第一個糧食工程本科專業,這個專業能夠為商洛乃至整個西北貢獻糧食系統的人才,作為項目帶頭人,責任重大。”
胡選生指導學生做實驗
如何發揮專業優勢,培養更多的糧食人才,胡選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在日常教學中,他遵循“最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原則,在他的牽頭下,立足于實踐,設立自負盈虧的實踐平臺,讓學生自主研制的食品配方,在檢驗合格后,通過學校食堂開設窗口銷售;將學生自制的泡菜放在實驗室最顯眼處讓大家品嘗提出意見……
胡選生說,“雖然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能做出創造性工作,但年輕人精力最充沛,具有更廣闊的可能性,不能簡單地說把年輕人作為培養對象,而要讓他們作為主力軍、生力軍,在實踐中鍛煉,讓他們‘嘗’到專業的樂趣,才更有動力讓理論知識‘開花結果’。”
擔任市政協委員后,胡選生將所學知識與履職緊密結合,撰寫了《關于加強科技創新 推動健康醫藥產業集群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技術需求平臺,與高校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發揮高校制藥工程專業優勢,共同進行科技攻關,提高企業的研發水平,健康醫藥產業集群發展。
“作為老師和科學家要有社會責任感,要對得起自己的學生和職業。”胡選生表示,將一如既往熱愛教育事業,培養更多技術型人才;將始終如一致力科技研發,為農業科技企業提供服務,將持之以恒開展調查研究,為商洛發展建言。(記者 王斌 通訊員 戴寒興 吳函)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