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走訪中得知鎮巴縣楮河茗飲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在規模擴大后用電不足影響生產,委員工作室以社情民意形式反映給相關部門后,問題很快得到解決。”鎮巴縣政協農業界委員工作室負責人張一文談起委員工作室作用時連聲稱贊。
鎮巴縣政協農業界委員工作室是鎮巴縣政協11個委員工作室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界別委員工作室,張一文每月都要召集委員開展走訪調研活動。
近年來,鎮巴縣政協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建好用活政協委員工作室作為化解“兩個薄弱”的一項重要舉措,從“建、管、用”三方面發力,架起聯系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推動了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
筑基礎 優化“建”的質量
“委員工作室建設要突出特色亮點,高標準、嚴要求,加快推進。”鎮巴縣政協主席王孝琴多次強調。
縣政協在委員工作室建設中圍繞以“特”彰顯鎮巴“三鄉文化”底蘊、以“精”引領行業標桿、以“專”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一定位,組建委員工作室11個,其中按界別設置3個、行業設置5個、區域設置2個、個人命名1個,將全縣125名政協委員全部編入委員工作室,建立“委員工作室微信群”,率先實現“縣鎮村、界別委員、線上線下”三個全覆蓋,真正做到委員在哪里,政協陣地就建在哪里,政協工作就開展到哪里。
為突出特色,縣政協擠出資金近10萬元,對委員工作室進行全新設置,突出行業或界別特點,工作室布局各有千秋,風格迥異。如中醫藥委員工作室將政協建言獻策與中醫把脈問診巧妙結合,以“望聞問切”為主題進行建設布局,特色鮮明;將涇洋街道辦委員工作室、簡池鎮李塘村委員工作室設在鎮村一線,使了解民意的觸角深入鄉村和群眾,社情民意更加及時、精準。
抓規范 突出“管”的實效
陣地建起來了,如何運行、取得怎樣的實效才是重點。
突出履職綜合素質。政協委員是工作的主題,縣政協以“書香政協”為抓手,制定《“七個一”委員讀書活動方案》,每年舉辦一次委員培訓、一次“委員講堂”,設立“委員讀書體驗店”,為每位委員辦理圖書借閱卡,擠出辦公經費為委員購書進行補貼。同時,各委員工作室結合各自行業特點采用院壩學習會讀書分享會、網絡交流會等方式,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國“兩會”精神等重要內容,對照新目標、新要求,進一步明確基層協商重點和方向,找準協商議政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規范工作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才能保障委員工作室履職活動有章可循,縣政協進一步完善委員工作室相關制度,明確規定每個委員工作室每年主動走訪界別群眾不少于10次,每半年開展一次以“送健康、送法律、送教育、送文化、送愛心”為主題的“五送”活動,每月開展固定接待日不少于2天。同時,探索建立“社情民意五單閉環”管理機制。即社情民意收集單、調研協商意見單、承接部門辦理單、主席全程督辦單、辦理結果反饋單,用全面剛性的制度機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各委員工作室共開展微協商26場次,征集提案61件、社情民意信息33條,協助化解矛盾糾紛8件。
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全面落實委員履職量化考核、一人一檔、動態通報等制度措施,切實增強委員在工作室履職的積極性。制定《委員工作室考評辦法》,采取“定期研判通報+年終實地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每年對委員工作室進行評比,對履職優秀的采取“以獎代補”形式給予經費補助;對連續兩年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予以退出。
勇創新,注重“用”的成果
建是基礎,用是關鍵。縣政協委員工作室根據自身行業特征,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履職活動。
創新方式激發活力。縣政協探索建立“1+10+N”橫向交流新機制,即各委員工作室開展各領域特色活動的同時,通過相互邀請的方式帶動所有委員工作室參與其中,并輻射帶動各界群眾普及推廣。宣文界委員工作室牽頭開展“鎮巴非遺文化民歌傳承活動”,各參學代表培訓后再回各自委員工作室教唱,并帶動聯系界別群眾學唱,在全縣掀起傳唱鎮巴民歌熱潮;教體系統委員工作室牽頭開展“推廣普通話”主題活動,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各界群眾普通話提升;醫衛界委員工作室牽頭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帶動各委員工作室向各界群眾普及健康知識,進一步推動“健康鎮巴”建設。
立足行業助推發展。縣政協要求各委員工作室充分發揮各自行業特點,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助力全縣各領域工作。涇洋街道辦委員工作室組織干部到兄弟鎮學習村集體經濟增收先進經驗,推動全辦鄉村振興工作上臺階;政法界委員工作室組織委員到全縣學校開展法治講座50場次,助力校園法治建設;經濟界委員工作室對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提出意見6條,縣政府主要領導均予以批示采納;姚智儒委員工作室組織開展“我為天坑獻良策”活動,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視察鎮巴天坑群,現場所提12條建議全部被編入《漢中天坑群景區總體規劃》。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鎮巴縣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已成為政協組織深入基層一線的窗口、聯系服務群眾的新陣地,架起了一座座委員與群眾心連心、共發展的“連心橋”,匯聚成助力鎮巴高質量發展的政協力量。(記者 謝昊天 康斌)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