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蔣維博)“我們從掛果期開始調研,掌握了蘋果生長全過程出現的狀況和問題,眼下正是蘋果集中成熟采摘期,我們坐下來,深入探討我市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和建議。”10月8日,一場圍繞銅川蘋果產業發展為主題的雙月協商座談會在蘋果成熟時節舉行。
銅川市作為農業部確定的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產業帶核心區域,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56.6萬畝,產量66.9萬噸,以蘋果為代表的水果產業已成為全市最具競爭優勢的農業產業,也是增加農民收入前景最好的支柱產業。
如何把蘋果優勢產業做強做精,為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增添動力、注入活力?為此,銅川市政協從今年5月開始,組織委員逐一探訪苗木繁育、品種更新、生產倉儲、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并邀請果業專家協商,集思廣益謀良策。
當天的雙月協商座談會便圍繞全市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精準展開。市政協主席劉西林出席,副主席馮艷莉主持,市政府副市長楊磊率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市果業發展中心等多部門到會聽取意見建議。
“我市蘋果面積占全省蘋果面積的8.1%,在種植規模上優勢不明顯,而苗木繁育作為蘋果產業鏈中的源頭產業,在這一領域我市具有較強的優勢和扎實的基礎。”和青山委員說。
如和青山所說,“青砧”是銅川果業的一張響亮名片,且享有 “青砧”的獨家經營權,而“青砧”為我國旱塬地區蘋果矮化栽培植入“中國芯”,為蘋果豐產豐收扎下“中國根”。目前,銅川可年出圃“青砧”優質種苗500萬株,并在“青砧”技術研發、種苗繁育、示范基地建設上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繁育和栽培技術體系。
今年2月份,銅川市宜君縣選用以青砧1號等為代表的青砧砧木,以秦脆、瑞雪、瑞香紅等本土新優品種,以無支架寬行密植栽培的“三新”建園模式被列為全省蘋果全產業鏈建設典型案例。
依托“青砧”苗木優勢,和青山建議:鼓勵全市蘋果新建園采用青砧苗木,努力在主產區打造一批生態、節本、優質、高效的青砧示范園,為打響銅川青砧苗木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提供典型示范。
“推廣‘三新’建園模式,調整優化全市蘋果品種布局,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促進不同色系、果形、口感品系差異化發展,在全省率先打破‘富士蘋果一統天下’的局面。”趙博委員說。
“緊跟蘋果‘北擴西進’戰略布局,以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產區和山地蘋果發展為中心,輻射帶動“青砧”栽培模式在西北地區落地生根,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銅川貢獻。”
……
委員們調研發現,銅川蘋果產業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時期,存在著現代化管理水平較低、品牌意識較弱、精深加工能力不強等問題亟待解決。委員們腳下沾著泥土,肩上擔著責任,緊貼銅川蘋果產業發展實際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有分析、有見解、有措施。
“利用果品最佳預冷保鮮‘黃金24小時’,做好蘋果采后預冷,暢通冷鏈體系建設‘最后一公里’。” “建成一批果袋、果箱、物流等關聯配套企業,推動蘋果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王彥斌委員從加強蘋果產業化整理水平層面提出多條建議。
“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產、銷、存、售等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實施蘋果產業數據集成,建立蘋果價格指數、景氣指數、品牌影響力指數,有效解決產銷銜接問題。”王婧委員在果品品牌塑造提升、營銷推介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見。
“大力發展生態果園,減化肥、減農藥,增效益。” “推廣水肥一體化等集成旱作技術,推進果園生產管理全程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加快建立果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加大防雹網、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等防災減災設施建設,降低自然災害對蘋果產業的影響。” ……針對在果園管理方面與鄰近蘋果主產市縣的有較大差距問題,委員們現場提出追趕措施,并與與會部門負責同志展開深入討論。
劉西林指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的有力支撐。要發揮青砧獨家經營權優勢,加大“新砧木、新品種、新模式”和“改品種、改密度、改土壤”推廣應用,狠抓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建設,構建標準化生產體系,夯實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基礎。要堅持“蘋果+”思路,提高產業附加值,努力實現果業更強、果農更富、果鄉更美。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