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長安大學2024年消費幫扶年貨節暨定點幫扶工作十年成果展在長安大學北校區樹蕙園廣場舉行,長安大學邀請在陜部屬高校幫扶縣、中央單位在商洛幫扶縣一起參加展銷活動,持續開展校內校區、家屬院之間巡展和高校之間巡展,構建大消費幫扶格局,合力助推幫扶縣農特產品出村進城進校園。
在活動現場,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長安大學定點幫扶十年工作紀實片》;商南縣重點推介了商南泉茗、食用菌、獼猴桃、冷水魚、供港蔬菜等商南特色農產品和旅游產品,長安大學與商南縣簽訂了2024年消費幫扶協議;西安商南商會代表給長安大學商南籍新生發放助學金;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代表詩朗誦《青春紅燭》;隨后,“長安大學2024年消費幫扶年貨節”開幕。
據了解,自2013年定點幫扶商南縣以來,長安大學領導班子堅決扛起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政治責任,舉全校之力真心實意幫扶、真金白銀投入,通過派遣干部掛職、支持產業發展、援建基礎設施、組團支教服務、深化消費幫扶等方式,給予商南縣巨大的人力智力和財力物力支持,幫助商南縣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鄉村振興高點起步。十年來,長安大學校領導定期深入商南調研指導,先后選派16名優秀年輕干部來商南縣掛職擔任副縣長、團縣委副書記、團縣委書記助理、副局長、駐村第一書記,一批又一批“長大”人為商南發展貢獻智慧、奉獻心血;十年來,長安大學累計直接投入資金2100余萬元,引進幫扶資金3900余萬元,培訓基層干部、技術人員、農民等10500人次,采購農產品3570余萬元,銷售農特產品2240余萬元,一筆又一筆幫扶資金為商南發展注入活力、增添動力,譜寫了高校定點幫扶的“長大樣本”,成為了校地合作典范,彰顯了長大的使命擔當。
近年來,商南縣大力實施“四大名城”戰略,先后建成試馬北茶小鎮等一批標準化茶葉基地,全縣共建茶園26萬畝,“商南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先后培育綠茶、白茶、紅茶、黃茶等六大茶系30多個品種,生產的綠茶、紅茶產品,連續多年榮獲“國飲杯”“中茶杯”名優茶評比特等獎和一等獎,商南白茶、商南泉茗等一經上市,就供不應求。商南縣先后培育了陜西祥瑞源琪公司等一批食用菌龍頭企業,成功打造了“脆姑娘”“秦嶺胖胖”等系列食用菌知名品牌和產品,生產的香菇菌棒遠銷韓國。商南縣建成高標準獼猴桃基地3萬畝,打造了以富水現代農業產業長廊等一批獼猴桃產業基地,主要品種有紅心紅陽、黃心金桃和G3、綠心翠香和徐香,2021年4月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商南縣佳憶德果業公司獼猴桃連續四年出口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商南縣有力推動商南秦嶺冷泉漁業強勢崛起,全縣冷水魚年產量突破2000余噸,年總產值8000多萬元,養殖的三文魚、金樽、虹鱒、鱘魚等冷水魚口感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先后出口東南亞等國家,直供省政府機關餐廳,在武漢等大中城市也供不應求。商南縣搶抓“港菜北移,北蔬南賣”發展機遇,依托優良生態資源、便捷交通區位和良好產業基礎優勢,培育建成商洛市首家、陜西省第二家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十里坪鎮5000畝供港蔬菜基地,一期2700畝土豆喜獲豐收,首批50噸優質產品68 項指標全部合格,順利通過深圳口岸擺上香港市民餐桌,填補了商洛供應香港蔬菜市場空白。
“長安大學消費幫扶展是我參加過的展覽中展品賣的最好的一次。”商洛鴉峰巖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嚴峻直言,貨帶少了,根本不夠賣!
借助“長安大學2024年消費幫扶年貨節”機遇,商南縣組織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商南縣格瑞農業公司等19家農特產品企業參展,商南茶、獼猴桃、食用菌、冷水魚等特色農產品精彩亮相,吸引了大批師生及市民前來品嘗、購買,現場銷售情況十分火爆。
本次活動,商南縣還推介了國家5A級景區金絲峽、國家4A級景區陽城驛、浪遏飛舟丹江漂流、高山攬勝文碧峰、城市會客廳鹿城公園、國際慢村后灣、秦嶺原鄉太子坪、名茶之鄉秦嶺北茶文化景區、革命遺址前坡嶺、人間仙境丹江畫廊等一批生態田園景區以及金絲峽鎮二郎廟村、過風樓鎮柳樹灣村、過風樓鎮耀嶺河村、富水鎮油坊嶺村、試馬鎮紅廟村等“秦嶺山水鄉村”和栗園山居、竹心沙、陽城驛帳篷營地等精品民宿,發布了商南旅游優惠政策。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深化了消費幫扶,提升了商南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推動了“文旅來商”“農產入校”,拓展了商南縣群眾增收致富渠道。(記者 王斌 通訊員 代緒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