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康市委書記武文罡調研市場監管工作
9場國家級和省級現場觀摩會在安康召開;
12次在省級以上會議交流發言;
食品、藥品安全考核均為A級等次;
產品質量安全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獲得全省先進,連續四年獲得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經過全局的不懈努力,安康市市場監管局2023年取得了亮眼成績單。
安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彪調研市場監管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中省市決策部署要求,以主題教育為引領,深入推進“三個年”活動,錨定“勇爭全省一流,勇創全國一流”工作目標,守底線、保安全、優服務、促發展。
“四個安全”守牢守穩
強化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持續開展校園食品安全、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城鎮燃氣專項整治、糧食購銷領域整治、加油機整治、餐飲食品安全整治等專項整治。逐步完善食品、藥品和氣瓶管理信息化追溯體系,實現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風險可控、責任可究”。夯實“兩品一械”安全基礎,深入開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行動,從價格監管、反不正當競爭和廣告監管、網絡交易監管、產品質量監管、藥械流通監管等五個方面開展聯合檢查,消除風險隱患和監管盲區,堵塞監管漏洞。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內開展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2023行動和市場監管系統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全面排查特種設備事故隱患,督促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落實“兩個規定”,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堅決防范和遏制特種設備事故的發生,牢牢守住特種設備安全底線。
“兩個責任”全面夯實
創新實施“一訓”“兩函”“三表三清單”“兩通報”的“12332”包保督導工作模式。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督導前開展提示+督辦“兩函制”,督導中實施“包保干部差異化督導清單+企業個性化《風險管控清單》+風險排查流程”,督導后實行問題通報整改閉環管理制。通過前期開展針對性的摸排工作,對轄區獲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劃分主體級別,分配給對應級別的干部進行包保。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督促生產經營企業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和主要負責人負總責,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分級負責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自“12332”包保督導工作模式開展以來,已經實現34名市級領導與48家A級主體全面建立包保關系,帶動全市6618名干部與37215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建立包保責任,各級包保干部通過督導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隱患2817個,整改處置率100%。安康“12332”包保工作機制被國務院食安辦工作簡報專題刊載。
安康市市長王浩督導檢查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情況
宣教基地實現突破
積極推動普法宣傳與法治實踐深度融合,形成了自上而下、協同配合的普法機制。通過加強法治宣傳,營造氛圍,充分運用普法宣傳、電子橫幅、建設宣傳櫥窗等手段,在“3·15”消費者權益日、“4·26”知識產權日、“5·20”計量日、安全生產宣傳月、民法典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月、藥品宣傳月、化妝品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進網絡、進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普法活動。在石泉縣建立全國唯一一個國家藥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縣級基地)。采取“政府搭臺、企業聯合”的方式,先后建成2個市級藥品質量管理實訓基地。全國藥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設現場會、全省藥品監管工作現場會在安康召開。
安康市政協主席周建功深入A級包保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督導工作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緊扣“放管服”改革重點,啃“硬骨頭”,闖“深水區”,服務經濟發展,市場監管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以“一件事一次辦”上線運行為契機,成功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為營造寬松便利的營商環境,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實施方案》,出臺26條推進措施,激發市場活力,成效顯著。全市微信辦照21556戶,全程網辦12506戶,線上辦照率達67.2%。全市累計登記各類經營主體31.01萬戶,同比增長8.59%。
質量強市提質增效
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成“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安康受理窗口”。充分發揮專利商標監管服務職能,聚焦重點產業,深入推進專利拓能提質和商標增量創優行動,深化科技項目攻堅措施,釋放強科技促創新政策紅利,推動專利商標提質增量。全市授權專利1000余項,累計有效發明230件,新增3項省級地方標準、2項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項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商標有效注冊量達2.5萬件。“灜湖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真正讓“無形知產”變“有形資產”。
城市創建深入推進
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作為提高監管水平、改進干部作風的主戰場,探索實施“三個三”創文工作機制,成立創文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目標、聚焦短板、壓實責任,對照創建標準分析梳理盲點、難點、堵點、弱點等問題,及時研究解決辦法,形成自上而下層層有壓力、人人有責任的目標責任體系,對標對表提質提效高標準做好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機關科室與基層所上下聯動,成立專人專班,落實駐點管理,加強農貿市場及周邊餐飲服務單位等點位的檢查,對照督查細則,精細摸排弱項,督促經營戶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和經營秩序。多措并舉之下,安康市中心城區21個市場、4500家餐飲門店、250家賓館酒店全部達標,創文工作獲得“好”的等次;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高點起步提速推進,鎮坪、紫陽、石泉和嵐皋4個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成功。
安康市副市長周康成調研藥品監管工作
產業建設助力強勁
以市場監管為發力點,撬動醫藥產業工作全面開花,牽頭秦巴醫藥產業鏈鏈長制工作,組織召開秦巴醫藥產業鏈推進會、現場會、校院賦能高質量發展大會、秦巴醫藥產業產供銷對接大會、校地企融合發展大會,簽訂招商項目協議32個,總金額39.98億元,簽訂校企、校地合作協議10個。積極發展石泉預制菜產業園區,推動“石泉小碗菜”“紫陽蒸盆子”“平利雞蛋皮子”“鎮坪臘肉”等特色預制菜標準化生產,帶動全市預制菜產業發展。
消費環境不斷改善
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目前全市共建立基層消費維權服務站(點)339家,申創省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3家、市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16家,全市114家經營主體公開做出線下七日無理由退貨承諾。12315平臺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12720件,已辦結回復12016件,辦結率94.47%。辦理12345工單共7662件,辦結率為100%。為應對“五一”“十一”假期消費高峰,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價格提醒告誡函》,探索實施“三包三定”工作機制,采取“五看五查”工作方法,保障游客權益,確保了假日期間價格秩序穩定,有力維護了安康對外旅游形象。
執法辦案震懾違法
深入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強化與司法部門的溝通協作,健全與公安、檢察、法院的聯席會議制度和行刑銜接機制,探索實施與公檢法聯合部署、培訓、執法、督導、激勵的“五聯”工作模式。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機制,在市場監管部門設立警務室,檢察、公安機關專人駐守。對重大復雜案件,召開案件會商研判“會診”解決。對行刑銜接難點,組織市縣鎮三級執法辦案人員“同堂”培訓,有效解決市場監管領域執法工作手段不多、方式單一等突出問題。全市共計查辦市場違法案件2224件,涉案貨值306.01萬元,罰沒款901.66萬元,依法移送司法機關17件,被列為國家級典型案件1件,列為全省典型案件13件。
監管能力大幅提升
堅持和強化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全面領導,抓實抓好市場監管系統思想政治建設,深入落實“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實績,與“清廉市監”建設相結合,開展“三曬一評一公開”19期,在中省市主流媒體刊發稿件1903篇。組織開展“市場監管大講堂——科長擂臺賽”“線上線下雙融合、送法培訓到基層”活動,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加快智慧市場監管建設,利用大數據提升信息監管水平,全力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精湛、清正廉潔的市場監管執法隊伍。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在新的一年里,安康市市場監管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監管理念,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線,守牢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四個安全”底線,錨定“講政治、強監管、優服務、促發展、保安全”五個目標,勠力同心、篤定前行,助力安康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安康市市場監管事業新的華章。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