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統一思想聚合力。農村環境整治表象是環境衛生,根子卻在思想認識上。工作中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方式要靈活、措施要具體、內容要豐富,要讓群眾逐步認識到自己既是參與者,更是受益者。
二要規劃先行定標準。一方面,規劃的制定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注重實操性,絕不可搞掛在墻上中看不中用的規劃。另一方面,要提出簡潔明了、易于操作的工作要求,讓群眾一聽就懂、一干就會。
三要典型示范強引領。農村環境整治點多、線長、面廣,“千萬工程”在陜西到底怎么干?在工作方法上應采取抓兩頭、帶中間,梯次推進、壓茬進行的辦法。市上確定一批示范村,縣上劃出示范村、重點村、提升村三個等次,村上月評比,晾曬典型戶,做到有標桿、有榜樣、有目標。示范村、重點村先行先試,總結提煉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四要健全機制抓落實。環境整治關鍵是要形成一套科學管用的工作機制,漢中市的“1+4”工作機制值得借鑒。“1”是市、縣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當成“一把手”工程。“4”是推動工作的四項硬措施。一是市(縣)級領導包抓。每名領導包抓一個示范村,起到干在前、樹標桿、強引領作用。二是分管領導抓具體、具體抓。實行周調度、月觀摩、季排名,破解難題,打通堵點,聚焦關節點。三是各職能部門駐村抓點。部門將環境整治工作與駐村幫扶成效掛鉤,同獎同罰同推進。四是農辦督導指導抓考評。市、縣農辦將清單管理、明察暗訪、督導指導、量化排名、末位表態貫穿工作始終。
五要因地制宜重實效。農村環境整治應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搞大拆大建,要在多花心思少花錢上下足繡花功夫。在個戶的衛生上把掃干凈、擺整齊、無污水作為硬要求,在公共設施建設方面始終堅持少拆屋、慎砍樹、不占地、降成本,利用當地資源,就地取材,留住鄉愁,傳承文脈。
六要強基固本作保障。農村環境整治需要長期堅持,這就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領導班子,把群眾組織好、教育好、引導好。因此,一定要選好一個帶頭人、建好一個班子、煉好一支隊伍,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利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號召力,和美鄉村建設才會結出更豐碩的成果。(圖片由記者 杜靜波 攝)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