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許鵬)7月31日上午,橫山區黨岔鎮北莊村委會的院子中,一摞摞鈔票整齊碼放在長桌上,村民都笑呵呵地等待,原來是北莊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舉行分紅大會,本次集體經濟合作社共分紅1077700元。
據了解,橫山區黨岔鎮北莊村原來是典型的純農業村。他們通過產權制度改革,依托集體經濟組織,返租撂荒耕地,坡耕地建高標準梯田,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黃土丘陵溝壑區集體經濟組織盤活撂荒地,變坡耕地為高標準梯田的典型代表。
2016年橫山率先在北莊實施產權制度改革,破解土地撂荒問題,將全村6400畝耕地全部反包倒租村經濟合作社,其中稻田2500畝、坡耕地3900畝。稻田設資金、人口、土地、扶貧4種股,資金股5000元一股,共532股(集體120股、農戶412股);為平衡人地矛盾設人口股,將集體股分紅中70%按人口股分配;土地股保底70斤大米、200元現金。旱地資金股400元一股、共1817股,土地股固定40元。通過改革盤活土地資源,為規模化經營和集體經濟壯大奠定基礎。
為了改變“靠天吃飯”的自然環境,北莊村投資470萬元從無定河引水上山,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實現從“十年九旱”到“精準滴灌”大跨越。目前24棚菜園、320畝果園、1100畝糧作園,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應用“五配套五落實六統一”經營模式,畝均節水100立方米,減藥20%、肥料利用率提高14%、省工20%。2022年玉米畝產1500斤,是旱坡地的4倍。
通過改革,做活了土地文章,落實了“兩藏”戰略,年增加糧食產量745噸,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種田現在只需12個固定勞力,530多人外出務工,120多人就近集體打工。2023年水稻總產1250噸,累計利潤755萬元,每股累計分紅13000元。截至2023年底,村集體固定資產達4200萬元,集體股紅利留存45.6萬元。
黨岔鎮北莊村村黨支部書記陳登業表示,北莊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分為灘地股和山地股兩種模式,自2018年以來,村集體合作社總共分紅了700多萬。“本次分紅是1077,700元整,以后我們打算把我們的產業繼續壯大,灘地發展水稻產業,山上了繼續發展是五谷雜糧,我們在廣大村民的積極支持下,繼續把我們的產業做強做大。”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