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棗葉何以成為一方百姓的致富“金葉”?歸根結底的秘訣是深度挖掘棗樹的經濟價值。
近年來,佳縣充分發揮紅棗種植地域優勢,圍繞“種、養、加、研、品、游、銷、引、育”方針,著力拓展紅棗產業鏈,把開發棗芽茶作為棗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創新打造“葭州睡葉·黃河眠茶”特色棗芽品牌,大力培育紅棗產業發展新業態,做足做好“棗”文章,促進棗農增收致富。
“佳縣現有82萬畝紅棗林,具有采摘棗芽茶條件的棗樹有50萬畝左右。”佳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每年4月中下旬開始采摘,分級采摘“一芽一葉”、“一芽兩葉”、“長鮮葉”作為原料,按照保守估算每畝30株棗樹,采摘鮮棗芽(葉)200斤左右,每人每天可以采摘35斤,回收價格4-6元,每畝收益800—1200元,經濟效益可觀。
作為紅棗深加工產業鏈上的一項主要產品,佳縣通過調整傳統種植結構,引進科學的農業生產技術、現代化深加工處理方式,全力轉變紅棗特色產業“大而不強”的狀況,小小的棗芽茶為鄉村帶來豐厚的農業收益。
據了解,棗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色澤嫩綠,茶湯明亮,香氣馥郁,滋味甘醇,堪為珍品。人體所需的24種氨基酸“棗芽茶”中含有18種,尤其含豐富的茶氨酸,具有降壓、鎮靜、保護神經細胞、補血安神的功效。
過去,為了減少養分消耗,當地棗農會把果實之余萌生的無用芽及嫩枝剪掉?,F在,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幫扶下,棗農掌握了棗芽茶采摘技術,擴展了棗樹的經濟價值。如今,棗芽變廢為寶,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新支點。
近年來,沿黃村鎮棗區已實現“戶戶有采摘園,人人會棗茶藝”。其中,峪口村集體棗芽茶加工廠日加工鮮棗葉達2000斤,2024年生產棗芽綠茶500斤,紅茶4000斤,人均增收可達800元,村集體增收20萬元。
“采摘棗樹上多余的棗芽,不僅能給棗樹疏芽,改善棗子的顆粒和品質,還能通過售賣棗芽或者自制棗芽茶增加收入。平時在家務農也沒多少收入,沒想到去年通過采摘棗芽茶,賺了4000多塊錢,家里的光景一下子好了不少。”峪口村的劉大爺樂呵呵地說道。
據陜果集團佳縣千年棗芽茶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質量上好的棗芽,收購價格會更高,而且酸棗芽比紅棗芽價格高。此外,陜果集團每收購棗芽1斤,政府便會相應獎勵棗農現金10元。
下一步,佳縣將發揮紅棗種植地域優勢,持續引進科學的農業生產技術、現代化深加工處理方式,建好有機棗芽茶基地,帶動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增收,促進棗芽茶全產業鏈增值增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記者 高三寶 通訊員 魏杰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