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定邊縣白泥井鎮衣食梁社區的三邊裕隆淀粉廠外,一輛輛滿載馬鈴薯的卡車井然有序地排隊,等待過磅。廠區內,堆積如山的馬鈴薯即將被運送至生產線上,開啟從田間到商品的轉變之旅。
滿載馬鈴薯的卡車井然有序地排隊等待過磅
“每年的這個季節是最忙的時候了,一天能生產馬鈴薯1500噸,淀粉150噸。今年預計生產7000-8000多噸,現在正在發往全國。”陜西卓立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三邊裕隆淀粉廠副總經理張國芮說。
定邊縣是全國六大馬鈴薯生產縣之一、陜西省馬鈴薯生產第一大縣,淀粉廠為周邊的薯農提供了穩定的銷售渠道。馬鈴薯種植戶解治學每年賣完商品薯,把形狀不符合商品薯的馬鈴薯拉來稱重出售。“沒有當地的淀粉廠,不符合商品薯形狀要求的馬鈴薯就沒地方去。”解治學說,“今天拉來大概6車馬鈴薯,大約就是200噸,每車可以賣1萬多。”
滿載馬鈴薯的卡車井然有序地排隊等待過磅
在三邊裕隆淀粉廠旁,北大荒薯業集團全粉(定邊)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也在開足馬力生產加工,在這里,一顆顆圓滾滾的馬鈴薯,經過清洗脫皮、高溫蒸煮、自動烘干等多道程序,變成一袋袋雪白的馬鈴薯雪花全粉。
“這是在陜西最大的一條生產線,我們生產的產品主要客戶為百事、旺旺、徐福記、達利、好麗友等國內知名企業。”北大荒薯業集團全粉(定邊)有限公司總經理刁艷輝說。
馬鈴薯淀粉打包
定邊的馬鈴薯產品“千變萬化”走俏市場,離不開全縣在保障馬鈴薯優質高產上的持續發力。
近年來,定邊縣大力推進良種擴繁,全縣馬鈴薯良種覆蓋率達到92%以上,同時在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和馬鈴薯標準化技術的加持下,馬鈴薯完成了“進階”之路,也“串”起了全縣的馬鈴薯產業鏈。
今年,定邊縣種植馬鈴薯20萬畝,年產馬鈴薯55萬噸,產值達9億元。截至目前,定邊縣已培育龍頭企業5個,建成4家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年加工全粉能力達到4.6萬噸,淀粉能力達到10萬噸,有粉條加工廠18家,年加工鮮薯達到70萬噸。
“接下來,我縣要調整優化馬鈴薯產業區域布局,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做強種薯,做優鮮食薯,做精加工專用薯,同時,深化與企業的合作,發展淀粉加工型品種,進一步提高馬鈴薯的市場競爭力,全面建強全縣馬鈴薯產業鏈,實現馬鈴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定邊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丁敏說。(記者 許鵬 通訊員 葉子 盧云云)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