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群眾、方便群眾、造福群眾,是社區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西安市碑林區馬廠子社區積極踐行“人民至上”理念,不斷創新基層社區治理模式,以社區“融救聯助”機制為依托,織密民生保障網,讓每一份困境都能被看見、被回應。
街道辦事處志愿者與馬廠子社區工作人員為楊相利辦理入住養老院相關程序
前段時間,馬廠子社區低保人員楊相利突發腦梗被緊急送醫,因無身份證件、家屬失聯陷入困境。面對這一緊急情況,馬廠子社區迅速啟動“融救聯助”機制,聯動街道、養老機構、屬地社區及物業等多方力量,為楊相利搭建起一座跨越親情缺位的“生命之橋”,彰顯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溫度與效能。
楊相利入住養老院
楊相利送醫時未攜帶身份證件,且無家屬陪同,醫療與生活保障一度陷入僵局。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其姐姐、妹妹,但家屬僅以“知情”回應,既未探視,也拒絕后續溝通。面對家屬的冷漠,社區并未放棄,而是主動扛起責任,多次上門探望,為其購置生活必需品,并通過耐心溝通了解到楊相利“想去養老院”的迫切愿望。
馬廠子社區聯系其姐姐家屬院的家委會主任,詢問他姐家的情況
為實現楊相利的訴求,馬廠子社區迅速展開“跨域協作”,精準對接資源,積極聯系養老院并協助辦理入住手續,向街道辦事處申請救助,協助辦理入住養老院的事宜,確保其生活照料無縫銜接。此外,馬廠子社區還積極協調戶籍警幫忙為楊相利補辦身份證件,帶民警上門為他補辦身份證、戶口本,解決醫療及養老手續辦理難題。協調屬地物業定期日常看望,保證他的生命安全,形成“社區—物業—機構”三級守護機制,防止意外再次發生。
楊相利事件的圓滿解決,是“融救聯助”模式的生動實踐。這一機制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門壁壘,整合政府、社區、社會機構及志愿力量,形成“主動發現、快速響應、精準施策”的全鏈條救助體系。(記者 李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