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劍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努力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基層政協,我們要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完整、準確、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胸懷“國之大者”,聚焦“縣之要者”,情系“民之盼者”,秉持“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的理念,強化責任意識、使命意識、擔當意識,不遺余力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貢獻更多“政協方案”。
堅持政治為魂,以更高站位堅定改革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我們務必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搭建和完善全覆蓋、立體式的學習平臺,建立“全委會集中全面學、常委會深度研討學、專委會履職實踐學、各界別交流分享學”的系統化學習體系,自覺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與全國及省市兩會精神緊密聯系,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與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相互貫通,在真學真懂真用上持續用心,在深化內化轉化上不斷用力,掌握解決思想問題的“總鑰匙”,把握為民履職盡責的“方向盤”,教育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堅決扛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堅定深化改革再揚帆的信心、增強聚力發展共奮進的決心,發出引領時代的“最強音”,唱好推動改革的“大合唱”,打好助力發展的“組合拳”,以改革破難的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堅持履職為本,以更強擔當服務改革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要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入推進協商議政。”我們務必要堅持以責無旁貸的政協之姿、奮楫篤行的委員之志,盯緊當前中央及省市縣委確定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務,抓住關鍵環節、關鍵細節,扎實調研下“深”功夫,既掌握縣情又關注外情,既看亮點又看痛點,深挖根源弄清問題清單,深入分析拿出對策清單;認真協商做“真”文章,創立推行多層次、多輪次協商機制,破題會聚焦“問題”開展前置協商、專委會針對“建議”組織界別協商、常委會圍繞“成果”進行精準協商;深化轉化求“全”落地,建立完善履職成果黨政轉辦、領導督辦、部門聯辦、落實反饋等封閉式轉化機制,堅持“回頭看”,確保“落地率”,助力打贏全域改革標志性戰役、全力奪取發展突破性戰果。
堅持團結為要,以更大作為匯聚改革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增進共識。要充分調動全黨全國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務必要準確把握人民政協凝聚共識新職能,各方聯動聚共識,充分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找準思想共識點、情感共鳴點、利益共同點,夯實改革發展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助力黨政決策部署在群眾心里落地生根、在基層一線見行見效;廣泛交流聚人心,立足界別、彰顯特色,多做春風化雨、理順情緒、鼓舞干勁的工作,用政協聲音宣傳好萬眾一心、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宣講好舉縣一致、奮力爭先的改革故事,促進民心在聯系中貼緊、在交流中凝聚、在互動中云集;聯系八方聚力量,積極培育傳播政治協商文化,廣開言路,求同存異,發動和帶領政協委員積極為改革發展牽線搭橋、獻智出力,吸引更多項目、更多產業、更多事業落地發展,持續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有力有效。
堅持創新為先,以更實舉措提升改革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履職能力建設”。我們務必要全面深刻理解“十個堅持”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既知其義又明其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堅持把改革精神、改革思維、改革方法貫穿政協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創新完善政協協商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強力推進“鎮村協商議事室、委員工作室、政協履職APP、界別協商群、遠程協商室”等政協委員基層履職平臺多樣化打造、融合性發展,深度互聯互通、相互賦能,逐步實現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內容精細化、程序簡單化、運行常態化、成果長效化,聚焦教育發展、住房保障、醫療衛生、創業就業、養老服務、食品安全、社區治理、公共交通等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拓展線上議政新賽道,擴大線下協商新領域,讓緊貼改革發展民心的基層協商更有生命力、更具向心力,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作者系千陽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