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不唯網絡文學獨有,“詩史”杜甫創作了大量反映現實的詩歌,光耀千古;現當代文學中,又有魯迅、巴金、老舍等燦若星辰的偉大現實主義作家。...
“云”上劇場拉開大幕,線上演播成為新樣態——這是2020年以來,演藝行業發生的巨大改變。...
近日,上海芭蕾舞團直播原創芭蕾舞劇《大地之光》“云創排”。...
近年來,在科技的加持與賦能下,我國文化事業進入大規模應用現代科技的新階段,文化創造力和活力更加迸發。科學技術使文化的魅力格外動人。...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3日舉辦“粽葉飄香話端午”專場活動,邀請法國各界人士、多國駐法使節、“漢語橋”比賽選手及其家屬等80余人參加。...
無論媒介如何更迭、技術如何變化,電影始終是人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就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百年來,國產兒童電影在探索中不斷成長,蘊涵著對兒童的殷切希望和人文關懷。在當前媒介融合的語境下,兒童電影作為真善美的影像符號和傳播載體,其“以愛為美”的核心教育功能也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和彰顯。...
《人世間》中周家父母是讓人心頭一顫的角色。在鬧猛的敘事里,他們不動聲色、不緊不慢,淡化了戲劇張力,調和了烈火烹油,卻絲毫不顯乏味寡淡,反而以平靜的力量抵達生活的本質,是尋常人家父母會有的樣子。...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2022年哥本哈根亞洲電影節5月15日至22日舉辦,哥本哈根的8個電影院展映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近40部影片。...
作為文化大國,中國蘊藏著豐富而獨特的文化資源。雙方通過整合各自品牌和社會資源優勢,建立合作機制,讓雙方高水平的文化產品在對方落地生根。...
影史頂級IP重磅回歸,動作科幻冒險大片《侏羅紀世界3》定檔6月10日。...
作為中國民間樂器的代表之一,二胡在海內外享有盛名。仔細研究中國二胡藝術的版圖,會發現二十世紀以來的眾多二胡名家、名曲、名琴師,都指向一個地方——江蘇無錫。...
“民族音樂是中國音樂的母語,也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平臺。”馮曉婧說。...
網絡微短劇正日益受到觀眾青睞,各大視頻平臺紛紛出臺項目戰略與扶持計劃,力求進一步盤活上下游市場。...
“五一”假期,總臺連續5天每天推出1場云上音樂會。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等20家交響樂團踴躍參加。...
據國家廣電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廣電總局電視劇司調度推進2022年電視劇播出編排和2023、2024年重點電視劇選題規劃工作。...
眾所周知,港樂影響力最大的時候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香港樂壇是整個華語樂壇的風向標,張國榮、梅艷芳、譚詠麟等歌手發新專輯,都會震動整個娛樂圈。...
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現實題材電視劇講好中國故事、描繪時代氣象,是新時代文藝創作的重大任務和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職責。...